第353章 滴血阴山(五)


                 张郃算得上是王弋阵营中的夏侯惇了,基本上遵从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

  兖州之战表现十分拉垮,原本应该被问罪砍了的张郃被王弋一撸到底,结果伤还没养好,挡了一波刺客便又回来统军了。

  这一次突袭龙城是天大的功劳,王弋的人选是有特殊含义的。没人能够做到绝对理智,从小跟着王弋的郃将军就是没有理由的受优待。

  王弋做得一点儿毛病没有,却让张郃十分尴尬。

  王弋做到了让他成为郃将军,他却没有做到一个将军该做的事。

  张郃心里是窝火的,他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做出来些让人惊艳的战绩。

  奈何在王弋的挑头之下,尽量照顾张郃成为了河北一众人等的官场潜规则,有些功劳就是摆明了特意分润给他。

  就像这一次,这次的任务是个人带兵去就可以完成,徐荣偏偏直接点了张郃,其中的意思自不必说。

  若说张郃因为这个会生气倒也谈不上,只是有些落寂罢了。

  毕竟张郃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希望自己能够拼搏出来一份名声。看看同时代的张飞,镇守濮阳西据曹操,南抗袁绍。张辽名扬长江两岸,时常独领一军。

  张郃在心中哀叹,自己还是有了机会却把握不住啊……

  这次他要去的是受降城,受降城外阴山下有一小段长城,是用来阻塞一条山谷的。

  多年以前那里曾是胡人入侵的主要道路之一,后来因为地动塌陷了。

  受降城都几乎处于废弃状态,那条长城更是没人维护,早就成了一些不太规则的小土丘。

  不过土丘也是掩体,那个位置还是十分重要的。这么多年也没人进山谷中探索过,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小路能进入并州。

  张郃这次虽然是去那里驻扎,却不是为了防有胡人通过小路攻击并州的。

  按照徐荣的计划,张郃这些人只是个摆设,唯一的目的就是装出他们是另一支军队先锋的架势迷惑胡人,增加胡人的压力,让他们分兵或者舍弃原有的营盘。

  其实徐荣可以直接让张辽带人前来形成前后包夹,由于担心胡人学乌龟待在原地互动,最终还是选择了诱敌与逼迫。

  两种计策各有好坏,前者更简单,后者更有效。

  想要实现后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计算必须精密。好在现在看来是没什么问题了,至少主要的环节没有出现问题。

  张郃用了三天便赶到了受降城,并且开始建造营盘。

  一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徐荣估计步度根对于这个数字可以接受,不会感觉到受到威胁,也不会过于重视。

  而且不出所料步度根中计了,他不在乎张郃这一千人,却疯狂派遣斥候向张郃来的方向探索,寻找张郃的后续部队。

  徐荣的计划成功了,步度根陷入了猜忌,正在考虑要不要调整营盘的位置。

  荀攸却不满足,他给步度根紧绷的神经上又狠狠的来了一锤。

  张郃大营修建完成三天后,传令兵深入阴山,将那五千干苦力的士卒全部都叫了回来,直接和张郃合兵一处。

  荀攸根本就不想在山口修什么防御建筑,这些人就是去做做样子,吸引胡人的注意力,骗托罗转移营地的。

  如今托罗已经向西城搬了一半了,听说五千兵马从山中出来,顿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忽然就摸不准阴山到底是不是汉军的命脉,到底能不能突入阴山。

  忽如其来局势变换让步度根也很恐慌,看着汉军这种趋势完全是一副想要将他们包围全歼的架势。

  问题是他现在手下有十几万兵马,汉军凭什么全歼?哪来的那么多人包围他们?

  他步度根惧怕的是受降城中那些层出不穷的器械,又不是守城的军人。

  步度根都要恨死那些打乱他计划的器械了,对其简直说是恨之入骨。

  步度根愿意在这里和徐荣僵持原因有三。

  其一,受降城的位置很重要,跳过去对自己后方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其二,托罗的计划确实不错,成功了可以让他们轻松很多。

  其三,步度根需要一个消耗生命的地方,受降城是个很好的选择。

  按照步度根的计划,丁零、乌孙、坚昆将以炮灰的身份对受降城发起进攻,双方伤亡到一定程度后他就会出手接管这三方的实力,进而将大漠中三族所有的实力都纳入麾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盟友关系。

  将己方整合完毕后步度根就会集中主力一举拿下受降城,无论托罗成功与否,他都会率军攻打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