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远道而来的敌人(终)


                 成公英被派到扶罗韩手下其实是阎行的命令,相较于身为女婿的阎行,韩遂似乎喜欢成公英更多一些。

  由于担心凉州的继承权最终落到成公英手中,阎行向韩遂要了成公英,并将他发配到注定成为炮灰的扶罗韩手下。

  见到实在是问不出来什么了,王弋下令将成公英吊死在城墙的外面,扶罗韩则直接让人砍下头颅后找个磨给磨了,渣滓直接喂狗。

  王弋觉得他在幽州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继续留在这里没什么意义了,回去和那些官僚们扯皮才是硬道理。打铁还要自身硬,赶紧完善好自己的制度才是关键。笑傲文学

  对于现在的王弋来说,他并不在乎谁来打他,也不在乎他去打谁。他发现当地位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是否拥有正确的判断其实不怎么重要,开阔的眼界才是重中之重。到了他这种地位会拥有无数次试错的机会,只要成功一次,以往错误的成本都会收回来。

  掌握万千人命运的诸侯试错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其他人眼中生命大概是至高无上的,可是在他们眼中就只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这个道理是王弋最近才总结出来的,不得不说出身真的很重要,哪怕王弋是拥有划时代知识的穿越之人,依旧比不上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公子。没人会教王弋这些,不是荀彧等人不愿意,只是没人会想到王弋连这个都不懂。

  所有诸侯哪怕是卖瓜出身的老孙家都懂这个道理,最强的王弋却在最近才明白,说出去又有谁会相信呢?

  当然,没人喜欢输,王弋更不喜欢。他在离开高柳之前下达了三个命令,就是为了确保这场战争能够获得胜利。

  第一是他将扶罗韩的脑袋送去了蓟县吊在城门上展示,并且大肆宣扬张辽获得的胜利以及一遍遍展示着俘虏的牛羊与奴隶。

  第二是他将整条战线分成了内外,幽州的边境实在是太长了,根本不可能处处设卡。所以长城外部的主战场由徐荣负责取胜,长城内部则由朱灵负责清剿。张辽、赵云这些人都归徐荣统率,所有的郡县兵马也都必须配合朱灵的行动。

  第三则是关于高显的。王弋没有带典韦那些重甲剑士回邺城,他让典韦和安延以换装的名义前往辽队等待时机,配合鲜于辅将高显的鲜卑守军给吃掉。做错了就要挨揍,上谷的鲜卑搞事,辽东的也要受到惩罚。

  高显县王弋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胡人又杀不完,慢慢同化才是正途。鲜于辅长期和胡人打交道,由他出面刚刚好。

  做完这一切王弋就启程了,目前天下又不是他一个人的,有人搞事其他人同样需要负责任。乌孙和匈奴的老家他准备让曹操去收拾,那个二五仔韩遂想必刘辨也能知道孰轻孰重。

  王弋现在还不会想到,他做的一个决定让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做梦都能笑醒,派兵处理高显的鲜卑看似只是一个政治布局,却挽救了整个幽州的命运。

  右北平郡,土垠。丘力居部乌桓以做生意的名义越过长城,不仅突袭了长城守军,还在土垠玩儿了一出里应外合。要不是鲜于辅反应快,土垠可能就破了。

  可是土垠虽然守住了,鲜于辅却被困在了那里,面对土垠城外三四万的军队没有任何办法。

  鲜于辅能感觉得到对面的统帅不是丘力居,丘力居他很熟悉不会做出这么愚蠢的决定,而且丘力居的军谋也不错,不应该定下围城这样的计策,突破了长城乌桓人在幽州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和他耗在这里可不划算。

  鲜于辅多次要求和乌桓人的统帅答话,可不论是喊话还是派使者对方都不答应。凭借他手上这包括民壮的千八百人想要守住土垠基本上不可能,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鲜于辅找来了自己的同族鲜于银和同僚齐周商议战事,被困在这里也不是办法。

  “太守,下官觉得咱们不能继续在这里耗着了。”

  “你说的都是废话。”鲜于银对小伙伴儿齐周的发言非常不满。“谁都知道不能耗在这里,可是我们怎么出去?谁有能力带兵出去将这里的信息告诉蓟县?”/

  “这才是问题所在啊……”鲜于辅眉头紧锁。“入侵幽州的话他们的方向很多,可以去打高显,掠夺那里无尽的财富,辽队也在那个方向,打起来很容易。既然进了长城,渔阳、蓟县、甚至整个河北的大门都向他们打开了,为什么不去抢呢?乌桓人不去抢掠财富进入长城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