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西北风云(一)


                 虽然风传王弋查办了百官的理由很神秘,甚至可能涉及到鬼神之说,但是在荀彧等人的积极配合与安抚下,三省六部制的一部分雏形算是搭建起来了。

  再加上郑玄等人出面镇场子,哪怕是官职变了,待遇也没怎么少。更何况官员中也不都是贪得无厌之辈,有些人读懂王弋的意图后认为分清楚职能也是不错的,也就从反对转向支持了。

  总得来说新官制的实行还算顺利,万事第一步总是充满艰辛的,走出了第一步很多事情便是大势所趋,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只要耐心等待时机即可。

  时间慢慢流逝,寒冬终于过去,植被们也开始为这荒凉的大地上增添着一抹春的气息。河北终于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不用再继续打仗了。

  期间甄姜对商会来了一次大换血,清理出不少瘾君子。她看到对毒麻产生依赖的那些人疯狂的举动有些心惊胆战,很长一段时间三女都处于互相监视状态,生怕自己变成屈从于欲望的疯子。

  其实不仅是王弋的河北,天下所有诸侯都进入了休息期。去年的连番大战将所有人都打醒了,即便连荒唐的袁术也知道后勤的重要性。

  奈何这一世对他来说并不友好,人才和猛将倒是不缺,可丢了豫州让他处处被动。说到底这个时代其实不缺耕田,只要有足够的百姓开垦,田亩将会出现一个恐怖的增长趋势。可耕种要人要牛,扬州没有豫州的百姓多,山越又不服他这个皇帝,三天两头杀官造反。

  徐州同样是个烂摊子,张纮亲自出手之下,袁谭的表现堪称闪瞎众人双眼。无双的吕布和吕范被堵在下邳郡出不来,徐州的百姓对袁术的感观还不好,根本没人响应他。

  其实这个时代的百姓真的很蠢,张纮只是放出谣言称袁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每天都要以人心为食,百姓们就信了,甚至有深信不疑的趋势。(不要觉得信息闭塞,文化普及低下的年代百姓的智力能有多厉害。哪怕是现在都有无数人相信那些网络谣言,被人捧到天上的辛圣不就有一大堆追随者吗?不能多说这些,只能说义务教育任重道远。)

  刘表审视了自己虎头蛇尾的平叛行动,仔细研究过后认为还是要想办法让自身更强大一些。荆南四郡可以慢慢恢复,其他地方必须加强控制。

  于是他在年初的时候一次颁布了新税法,以自身的威望压制世家,强行缓和世家与百姓之间的矛盾。积极收拢盲流,效仿王弋推行开垦荒地的政策。一时间荆州就如同这个时节一般充满了生机,百姓纷纷赞颂刘表的仁德。

  这就是老牌政治家的手段,名望在他手中成为了武器用来制衡世家,再从百姓中获得更大的威望加强自己的名望,等到收获时节再让世家入场分润利益。

  一手分段式拉拢几乎让所有人都获得了利益,各个阶层对刘表都会十分忠诚。

  这算是一份这个时代堪称完美的传统人主答案,可惜刘表即便将答案公之于众,有人依旧是连抄都不会抄。

  没错,孙文台,说的就是你!

  猛人孙坚有些后悔当皇帝了,一时冲动的结果就是让他觉得自己是个二货。

  益州巨大,世家林立,异族众多。孙坚发现自己根本掌握不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以前是刺史的时候还好,他还能以叛乱的名义展开杀戮。可现在他是皇帝了,很多人杀了之后是会心疼的。特别是在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自己相信的人在吏治方面并不出众,观点很容易被别人驳倒。

  可这又不是背叛他,他也不能胡乱杀人。

  现在孙坚最渴望的就是寻找一个信得过的大才成为自己的丞相,帮助自己在规划好纷乱的朝堂。

  相比于孙坚,同样心怀不轨的袁绍过得就相当滋润。他建造宫殿的行为挑明了自己不就之后就会称帝,而徐州和豫州的人才早就开始了站队的选择。

  袁绍给予了那些人才足够的时间,小半年的时间足够他们拖家带口迁移去心仪的州郡了。现在袁绍开始了人才收割,他强行征辟了很多人,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庞德公那倒霉儿子庞山民了。

  这位本来在荆州过得好好的,因为各种姻亲关系刘表对他也足够尊重。哪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全家老小被人统统套了麻袋,强行绑到了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