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西南(七)


                 这个时代一个势力的崛起真的很奇妙,几百人一个契机就可以忽然强盛,占据大片土地,领导百万民众。

  马腾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崛起的标志就是挡住了交州军入侵武陵的攻势。

  很难想象几百人是如何挡住并击败数万大军的,可当视线落在交州军战斗的场景时也就了然了,想击败这么一支军队不要太容易。

  城池攻防战永远是最血腥的,城墙就是最好的防御依托,历史上几百守军成功防御数千上万敌人的案例屡见不鲜。

  但那些都是大城,只有极少数非常优秀的将领才会凭借小城以少胜多。除非将领是个棒槌,否则用人命填也能将小城填满。

  有趣的一幕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利的局面同时出现在如今龙编城攻守双方的身上。

  龙编真的不是一座大城,即便它是交趾郡的治府,是整个交州的政治中心,可它的城墙也只有三人高,厚度不足两步。/

  士徽在指挥方面也确实是个棒槌,既不懂围三阙一,也不懂梯次进攻,就那么下令让土人的军队一窝蜂的冲上去。

  双方的指挥官都不高明,士壹除了下令放箭和扔石头以外也没什么好的应对,只能大声鼓劲鼓舞士气,许诺下更多的好处。

  讽刺的来了,两个同出一族的汉人为了家产在打仗,可双方口中说出的语言却没有一句是官话,甚至连地方汉人的方言都没有,全都是各族的土话。

  好在士壹的优势还算大一些,守军经历了袁徽两个月的训练,多多少少还有些军队的模样。而且对面说是没有攻城器械,那就是真没有。

  士徽部下进攻唯一的攀爬工具就只有双手和双脚,他们只能凭借着在丛林中生活练就的爬树本领来登城作战。

  而且土人的士气是一个大问题,由于出自同一个寨子的人大多都是亲属,只要有人死了,周围的人立刻就会哀声哭嚎。这种情绪非常容易传遍全军,导致全军的士气遭受毁灭性打击。

  士徽已经组织了数次攻城,往往还没到城下这些人就已经败退回来了。

  士徽又不敢动用汉人军队,这些土人的头人效忠的可不是他,而是他的父亲。头人们愿意拼死战斗完全是为了给士燮报仇,在这些人心里士徽还没有资格领导他们。

  攻防战打得非常激烈,一来一回好不热闹。可这跟血腥却一点边儿都不沾,打了将近一个时辰,双方总共还没有阵亡一百人,这是一个多么仁慈的战绩?

  最后还是士徽实在看不下去了,下令鸣金收兵择日再战,这才让龙编城下安静了许多。

  士徽的战斗力虽然不强,但阵势足够唬人,即便士壹赢得了这场战斗,龙编城内的百姓依旧骚动不安。

  这些生活在蛮荒之中的人更愿意遵从丛林法则而不是仁义道德,他们已经预见到了若是龙编失守,他们的结局会是如何凄惨。城中的百姓将全部沦为战利品,成为地位最为低贱的奴隶。

  没有哪个正常人愿意去当奴隶,龙编城中流言四起,甚至有人说士壹已经战死在城头,士徽马上就要入城了。

  不得已之下,士壹一边命人张贴安民告示,一边赶紧召集了一部分百姓号召共同抗敌。

  “诸位乡亲,不论尔等是何民族,在我兄长的治理下诸位在交趾也算安居乐业。当下我兄长死得不明不白,冤屈无处昭雪。我本是为报仇而来,可实在不忍看到诸位身处混乱之中。如今士徽在外,却污蔑我为凶手。数万大军面前我等已无退路,若不能拼死一战,破城之日尔等皆为笼中囚奴。在此我恳请诸位万众一心共同御敌。我之才能虽不如兄长,但我亦愿延续兄长之法度,做到饥有食、寒有衣。请诸位助我,共破那不孝之贼!”

  士壹的讲话很朴素,没什么大道理,是纯粹的民生需求。但民生需求已经是这个时代民众的最高需求了,士燮的统治很有说服力,士壹得到了全城的支持。

  百姓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力。拆了房屋当做守城的器械,生火造饭犒劳守城的军士。

  别误会,龙编不是没有有钱人,可他们只是纯粹的有钱而已。边郡之中钱财并不是硬通货,奢侈品在关键的时刻也没什么作用。

  不过龙编的富户世族还是很给力的,硬生生给士壹又凑出了两千守军。这些人别看武力值可能不行,但装备着实不错,至少要比正规的守军强上一个档次。

  人人都装备了钢铁打造的兵器,长矛长枪也不像土人那样整个尖锐的竹子树干凑合,土人中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手才能拿着青铜的武器,城内城外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