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河北的沙盘(三十五)


                 所有的领兵将领都很疑惑许攸为什么要在燕县登陆,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应该一路东进到濮阳,从后方将濮阳完成合围才对。可现在刚刚出了司隶就下船,后续的计划得全部放弃。

  许攸……其实很想找个理由解释一下原因,可他下令的原因实在是说不出口,因为他怂了。继续往东行军不仅离濮阳更近,离邺城同样不远了。人的名,树的影。他担心王弋给他来上一下子,让他的计划彻底破灭。/

  为了将身边这些愚蠢的士卒都成功送到袁绍手上,许攸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计划。他一面派兵围住了燕县,一面派遣心腹去陈留,希望陈留能派遣一员大将突袭自己。

  这个计划很冒险,送兵是他的希望不是所有党人的希望。党人之中也是有派系的,不是所有人都想要袁绍做大做强。

  许攸敢这么做完全是他笃信袁绍不会拿他怎么样,多年好友这点儿把握还是有的。如此一来便可一石二鸟,既给袁绍送了见面礼,让他从何进的阵营成功过渡到袁绍的阵营,又可以变相削弱自己的对手。

  只可惜许攸并不知道袁绍也想解决掉他们这些人,更不知道陈留已经不姓袁了。那里确实有一位大将,而且这位大将也很乐意突袭许攸这些人……/

  高顺在剁了被斥候抓住的许攸亲信手脚后知道了许攸的计划,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点齐了兵马向燕县进军。

  没错,就是全军出击。忽如其来的何进兵马让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张飞不能及时派人来接管陈留那就算了,放弃便放弃吧,时间不等人……

  这看起来是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只要他们按照原路返回即可。高览打下了封丘做为据点,只要他们回到封丘燕县就近在咫尺。

  可事实上想要原路返回却无比复杂,因为根本做不到。为了稳定军心,高顺采取的策略是突袭陈留,他跳过了浚仪和小黄,以一往无前的姿态来到陈留。周昂确实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以至于陈留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抵抗就失守了。

  现在不一样,想要回去就必须将浚仪和小黄打下来。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了先手优势,只能硬拼。

  虽说这两个城池早打晚打都是打,可晚打他能得到张飞攻城器械方面的支持,现在打必须靠人命堆砌,这一点在小黄城外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原本排成阵列的士卒现在已经全部散开,进行着自由冲锋。阵列威慑确实能摧垮对手的防线,可小黄的反击非常猛,守城的人拆了很多房屋用来防守,不散开阵列纯粹就是送死。

  当然,自由冲锋和送死的差别也不是很大。小黄守将的思路非常明确,他知道凭借箭矢根本不可能奈何有着盾牌和甲胄的河北军,所以干脆随便高顺怎么冲,他只在城下打。

  高顺连云梯都没有,他只有最简易的梯子来充当攻城器械。简陋的装备使攀城不可能用盾牌进行掩护,城上城下这个距离足够箭矢穿透甲胄,更何况礌石滚木这些东西对方根本就不在乎,没了命的往城下扔,就算是砸不死也要砸晕他们。

  如何才能破局……

  高顺凝眉注视着战场,寻求可以突破的那个点。可他看了一遍又一遍,依旧没有思路。麾下的弓箭手用抛射给城墙洗地,可是对面的士卒就跟用不完一样,死了一个就有两个上来,他们甚至将城墙上堆积的尸体当作防守武器给扔下来。既清理了城墙,又阻挡了攻击。

  小黄的守军确实很多,不仅是小黄,浚仪的守军同样很多,多到根本就不像是这种等级的城池能拥有的。导致如此情况的原因在周昂身上,他弃城而逃后收拢了大批陈留守军,将他们分配到了浚仪和小黄。

  而且周昂还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他本人放弃了驻守屯粮的浚仪,改为亲自指挥防守小黄。

  俗话说偷克稳,高顺很稳,周昂却很偷。他利用了人的心理误差,大多数人认为屯粮之地必定会重兵把手,而旁边的城池只是负责支援而已。周昂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刚好骗过了高顺。

  清醒过来的周昂还是很靠谱的,他隐藏在成楼里同样在窥视着高顺攻城的部队。这些人的战斗力极大超出了他的想象,别看现在他处在优势,那是因为双方都打上头了,都在拼命。但这种优势只是暂时的,双方一旦近距离接触守军必溃,实力相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