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染血的洛阳(二十八)


                 陈群的书佐失踪了,这可是一件大事。书佐可以接触到很多核心机密,这要是被有心人利用,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乱子。

  但是陈群却不能派人大肆寻找,只能将这件事丢给曹仁,希望曹仁能尽快给个结果。因为有两个人打起来了,他得去看热闹。

  围观这场热闹的人并不多,不过个个都是大佬。这主要归结于打架的两个人一个叫袁绍,另一个叫王弋。

  是的,袁绍和王弋开启了战争,而且还是全面战争。

  整个战场被划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袁绍主攻,亲率五万大军剑指濮阳,臧霸也从虎牢关出兵两万,协同作战。

  第二部分同样也是袁绍主攻,不过这一部分更像是收复失地。由荀衍统帅五万兵马出兵泰山,准备将青州拿回来。

  王弋一方的应对同样高调,郭嘉领军一万据守在剧县一带抵御荀衍,张郃的骑兵则被他派到了青徐边境游弋,给袁绍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毕竟那可是上万骑兵,老家很可能被直接捅穿。

  张飞则将兵马散了出去,高顺和高览每人领军五千在兖州自由活动,他自己独自镇守濮阳,等待袁绍的进攻。

  邺城也给予了袁绍相当有力的回应,戒毒成功的戏志才被荀彧丢回他本来的职位上,去濮阳继续当自己的军司马。另外荀彧还将乐进派往剧县支援郭嘉,摆明了就是要和袁绍死磕到底。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至少王弋这边不是。

  王弋本人依旧在幽州组织抗疫,幽州的情况很差,一旦他离开,幽州可能要面临民心全面崩溃。

  其实王弋面对的情况和幽州本地人没什么关系,司隶附近的疫情都差不多结束了,没道理技术更先进的幽州还在持续。

  问题主要是出在鲜卑那里,这场大疫也波及到了鲜卑,由于鲜卑没有防疫的手段,即便是游牧民族依旧损失不小。不少部族基本上算是废了,人口的缺失让他们不可能活过下一个冬天。

  没办法之下,这些人只能来投靠王弋。由轲比能领头,大大小小十余个部族集体过来归降。

  王弋自然不会犯那种历史错误,点个头、弯个腰就算是归降了。他要求鲜卑人可以保留信仰,但不可以保留部族体系,所有人都要进行打乱重新分配,学习汉字汉化,服从他派遣的官员管理。

  这些要求对于那些鲜卑下层民众无所谓,活都快活不下去了,谁还在意领导他们的是谁?况且王弋还允许他们保留最神圣的信仰,已经很好了。

  但是对于那些部族的头人来说就不怎么好了,这相当于剥夺了他们的生杀大权。

  人类对权力的渴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拼命努力争取主宰自己的命运,第二个阶段是阴谋算计尽可能主宰更多人的命运。

  一旦尝试了权力的甜美就很难放弃,那些头人们在谈判中搅得一手好屎,就连轲比能也有些不高兴,觉得王弋十分不给面子。

  当时王弋见到对方产生了误解,马上尽全力安抚。而他的安抚手段就是调来了徐荣以及徐荣手下那些憋了好几年的幽州狼群。

  嗜血的狼群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头人们在一瞬间就明白了面子什么的根本不重要,对于王弋的收编工作相当积极配合。

  头人们的问题都是些小问题,在王弋看来解决办法只需要四个字就可以了——不服就死。

  真正的大问题是仇恨。

  多年来异族南下掳掠,烧杀抢掠几乎无恶不作。边民们的反击也相当犀利,屠杀部族几乎就是家常便饭。什么车轮以下都是屁话,能喘气的全是军功。

  这样的仇恨持续了上百甚至数百年,早已刻印在每一个边民骨髓最深处的基因里,不可能是王弋搞出来个互市让双方产生了利益交集就能磨灭的。

  况且骄傲的汉民可以说是最友好的民族,他们可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异族人。同时他们又是最记仇的民族,只要你打过我,我就要弄死你。这份执着的结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对方亡国灭种。否则仇恨就会一代代传递下去,直到对方被自己后代亡国灭种为止。

  王弋一直逗留在幽州也不是为了解决这份仇恨。正相反,他正在推动这份仇恨,想方设法让鲜卑亡国灭种,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现在正是两族合并之后矛盾爆发的最激烈的时期,他在幽州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秩序,尽快尽多的处理冲突案件,保证他离开之后后面的继任者有法可依,能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麾下的子民。

  只有这样,鲜卑人才不会觉得自己是鲜卑人,而是鲜卑族人,一个强大帝国的少数族裔。

  为了保证不会后院儿起火,现在幽冀的大部分军政还是由荀彧在负责。

  当了家才知道柴米贵,荀彧很清楚这场仗他们打不起,至少他们拖不起。但荀彧依旧倾巢而出,摆出了一副相当强势的样子,为的就是让袁绍产生一个错觉,打不起的不是他们幽冀,而是袁绍的徐兖。

  这番举动似乎真的将袁绍给唬住了,他将大军停在距离濮阳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后便没了动静,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儿小的意思。

  张飞也不着急,就在濮阳和袁绍对峙,秉持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只是这可辛苦了军中的斥候,为了侦查双方的动向,来来回回的跑不说,还要负责在道路上尽可能伏击对方的斥候,辛苦的很。

  真正打起来的地方其实还是在剧县,尽管郭嘉有城墙守护,士卒有甲胄傍身,可荀衍从徐州带来的人也不是什么棒槌,里面有一万丹阳士卒,战斗力相当可观。

  这场大战吸引了全部诸侯的目光,就连孙坚都派了人打探情报。没办法,袁绍和王弋可以说是当世最强的两方势力,无论哪一方胜利,都会对天下局势产生地震般的影响。

  而且诸侯们都是属鲨鱼的,只要空气中弥散着一丝血腥味都会被他们察觉,更何况还是这种量级的战争!所有人都在里面看到了机会,一旦自己等待的机会到来,他们就会不顾一切的冲上去,拼尽全力咬下一块肉来吃掉。

  至于咬谁的肉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人的肉都很香……

  曹操是离得最近的,所以也是知道消息最早的。而且在群鲨之中,曹操虽然不是最强壮的那个,却是最嗜血的那个。

  几乎在得知消息的一瞬间,曹操就已经单方面宣布司隶那些土地已经不属于袁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