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染血的洛阳(九)


                 一炉清香,一盏淡茶。

  丽人斜倚着床榻,掌中轻握一册竹卷。

  所谓美如画其实并不需要主人公有多漂亮,和谐而又恬静的氛围自成一幅画卷。

  香是王玟自制送给周围好姐妹的,淡淡的药香安神醒脑。

  茶是王弋炒茶实验的产品,被他送给周围一些人尝试。

  蔡琰已经很久没有如此认真阅读什么了,手上这册东西是令狐威费了好大劲送过来的,文采幼稚可笑,词句狗屁不通。

  但她依旧读的很仔细,因为这是一个人二十年从大字不识到忧国忧民的转变。

  说实话李巡的政见真的不怎么样,幼稚的有些可笑。

  作为一个在皇宫中生活了一辈子的宦官,居然将治理天下的希望寄托在官员的人品上。

  任用贤能是这卷文章中出现得最多的词汇,可贤能是个什么标准?怎么保证他们以后不会贪赃枉法?

  也不知李巡是从什么地方看到高祖乃道家治国,居然认为无为而治才是解决刘宏麻烦的最好办法。

  他也不想想,高祖和惠帝敢这么玩儿,一是有着绝对强硬的御下手段,二是萧何曹参是什么人?刘宏一朝有谁能和这两个比?

  这种简单的道理古今学堂随便拉出个孩子都知道,蔡琰自然不屑这种想法。

  更何况鸿都门学是个什么成分大家都清楚,大概只有李巡觉得刘宏弄出这么个东西是为了选拔有能力的官员吧。

  当然,不屑归不屑,蔡琰一点儿嘲笑的意思都没有。

  一个自幼进宫伺候人,斗大字不识一个的宦官为了天下百姓都能拼命学习,饱读诗书的世家子们大多却忙着争名夺利。

  也不知是可悲的世道,还是可悲的人。

  砰砰……

  “进来。”

  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蔡琰的思路,她放下手中的书卷看向门口。

  庄行走进来低声说道:“少卿,听说城外来了一群难民,是从平阴来的。”

  蔡琰闻言眼帘一沉,起身吩咐:“备车,去找赵昱。”

  庄行只是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去找赵昱了,原本想着凭借武力威胁不是一件难事,谁能想到赵昱老婆孩子全病死了,这家伙没了牵挂,根本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所有人都知道赵昱是装的,他要是真的那么挂念,为何不追随他们而去?说到底还是怕死。

  但没人敢真的将他逼死,都说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可想找一个有能力又闲着的还真不容易。

  没错,看上赵昱的不只有蔡琰,陶谦一直没有放弃他,也没有放弃外出为官的打算。

  人才是要靠抢的,要是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蔡琰能将陶谦淹死在茅房里,这家伙实在是太可恶了。

  或许是感应到了大限将至,担忧自己两个儿子未来的生存问题,陶谦这段时间奔走的格外积极。

  特别是在拉拢人才方面尤为卖力,他想外放一方太守给儿子们铺路,似乎走对了门路,眼下正忙着寻找自己的属官。

  简单整装,蔡琰带着庄行出了门。

  她一直在思考陶谦到底走的是谁的路子,肯定不是曹操,或许是黄琬那帮人的。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问题,让她一直摸不准。

  一个当过刺史的人,外放肯定不能是个县令,要不然那就不是外放了,而是打脸。可曹操现在哪还有一郡之地给陶谦呢?

  而且陶谦是黄琬一系中与曹操争权的骨干力量之一,黄琬不可能这么轻松放人的,他们之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交易?

  陶谦这个人蔡琰不熟悉,但黄琬她可太知道了。

  黄琬可以说是文人最标准的理想模版,聪慧但不钻营,正直却不迂腐。

  黄家人如何不好评价,毕竟出名的人物很多,王弋手下的黄承彦、刘表手下的黄祖、孙坚手下的黄盖,多多少少都能从黄琬这里扯上些亲戚关系。

  可黄琬从不在亲属上做文章,他祖父当过司徒,他却拒绝了因为祖父而得来的官职。

  童子郎,那可不是一般有学问就行的。

  而且黄琬对曹操也没有太大的意见,曹操的能力黄琬是认可的,但曹操霸道的行事手段却让黄琬有些不爽。他的本意是曹操主军,他主政。

  就是这么一个人,能任用陶谦就已经是在降低自己的底线了,陶谦在他手里也只是棋子而已,怎么可能放出去?

  蔡琰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所以然,索性放在一边,下定决心就算是绑也要将赵昱绑走。只是陶谦不要出来搞事才好,特别是那个叫陶应的家伙居然敢调戏她,王弋都不敢调戏她,真是找死。

  人们的想法大多时候是一厢情愿。

  果然,庄行将马车驶进了一条小巷,转头低声说道:“陶谦刚刚离去。”

  蔡琰都想让王任去弄死那货了,咬着牙问:“赵昱呢?”

  庄行低声回答:“并没有跟着。”

  “走。”蔡琰松了口气,低声吩咐。只要赵昱没答应就行。

  两人信步走去,庄行敲开门后看到赵昱青得发黑的脸色有些奇怪,不明白这是怎么了?这不会就是印堂发黑命不久矣的征兆吧?

  赵昱叹了口气,将两人迎进正厅。

  蔡琰刚想客套两句,谁曾想赵昱却先开口了:“我要一处宅院,至少也最多要一个县令,我要离开洛阳。立刻离开!如果你办不到就请回吧,我们没什么可谈的了。”

  蔡琰被赵昱这一出整懵了,以前她开出的条件可大了去了,甚至都开到了太守,金银珠宝、美女侍妾不计其数。可赵昱连点头的意思都欠奉,这是因为啥?/

  “唉,洛阳真的是是非之地啊,再不走可能就完了。”赵昱见蔡琰没有反应过来,只得解释:“陶谦给我下了最后通牒,要是我不和他去扬州,他儿子就会杀了我。”

  蔡琰更是摸不着头脑了,扬州?怎么又和袁术扯上关系了?

  “赵元达,讨价还价讲究的是诚意,你这诚意可不足啊。”蔡琰没有立即答应,她打算问清楚再说。

  赵昱倒是没隐瞒,解释道:“你可知陶谦的夫人是谁?他夫人甘氏的家族在馀姚也算是个大族,而年初的时候,袁术的儿子袁耀娶了甘家的女子为妻。妻!再加上传闻中袁术得了玉玺,陶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