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冀州进行时(四)


                 荀攸将自己的计划呈报给了王弋,计划中的一些事同样需要王弋进行配合。

  王弋直接写了一道手令给荀攸,他现在很忙,没时间管那些事。

  他正在和张白骑商量该如何制造一个奇迹,再通过佃农将这个奇迹传播出去。

  “你看,我们可以通过烧这个东西让火焰变成蓝色……”王弋试图用简单的焰色反应在夜间制造出一场绚烂的火焰秀。

  张白骑并不看好王弋的实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公,想要达到你说的那个效果,这些东西是没用的。离奇的事情想要传播范围大,并不需要场面多夸张,只要让人看不出破绽就可以了。”

  很显然在治理民生上张白骑不行,但是在搞邪教上王弋就是个弟弟,毕竟这位可是大贤良师的弟子。

  “主公,我知道您想让我用幻术吓唬吓唬那些人,意义不大。”张白骑解释道:“那些东西还不如什么兽言狐语来的有用些,毕竟野兽都是我们找人假扮的,想说什么全凭我们得意思。”

  “那你说怎么办?”王弋有些头疼,不弄得夸张点他担心会被人看破。

  “神仙。”张白骑一针见血,直接说出了这个时代人们最忌讳的东西:“不论什么东西,只要和巫蛊仙神扯上关系,就没有人会去深究。哪怕谣言传的漏洞百出也无妨,毕竟不是亲眼所见,没人会去探查神仙说的到底是什么。我建议就传无数百姓梦见袁绍不可为人主,否则天下必将生灵涂炭。这是神仙的警告,上层人士或许不会在意,但底层百姓绝对会深信不疑。”

  “不,不不不。”

  有了提示,搞阴谋就没张白骑什么事了。王弋否定了张白骑的建议后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时代总是喜欢从土地里挖出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对吧?

  “白骑,你先去忙吧。”王弋没有和张白骑解释,忽然想到什么问道:“对了,那个东西你试验的如何了?”

  “不是很理想。”张白骑摇了摇头说:“时间很难把控,而且太重了,箭矢承受不住这种重量。”

  王弋没有怪罪张白骑,而是让他多实验,找到解决的办法。

  张白骑应下后行了一礼便退下了,他算是王弋在玄学上的顾问,没有固定官职但负责的却是极为机密的事宜。

  王弋所谓的那件事其实就是火药,长枪大炮什么的王弋已经造出来了,可也只是造出来了。

  小说中写的那些火器一出天下无敌就是屁话,根本就达不到那种效果。

  浦沅亲自动手给王弋敲出来了十根枪管和炮管,结果王弋实验完之后大失所望。

  由于他本身对枪械就不熟悉,最多只能搞出滑膛枪这种东西。

  然而造出来的滑膛枪根本打不准,长枪管下二十步之外命中都不能靠信仰,得靠天命。

  而且填装慢的要死,有那功夫弓箭手都射出三四箭了。

  大炮倒是好些,不怎么需要精确度。笑傲小说

  但是王弋对大炮的理解就是大号火枪,弄出来十门,第一轮试射就炸了八门,剩下那两门也没有坚持到第三轮。

  核算了一下成本,这种消耗就算是王弋也负担不起,还是投石机实在一些,想办法扔炸药包吧……

  其实王弋有些想当然了,别说是汉代,就算是火枪大规模列装的初期,火枪兵也打不过弓箭手。

  在线膛枪和子弹没有改良之前,远程部队大多都是弓箭和火枪混搭的。

  早期火枪取代弓箭的原因是不需要太多的训练时间,训练一名合格的弓箭手少说也要一两年,多的十几年都有。火枪两个月都多说了,只要记住操作谁都能用。

  王弋想要组建火枪部队是因为想到了神机营,然而他也不想想,神机营是个什么军队?大明三大营之一,职业火枪部队。

  而且明朝的火器有多发达?他这一穷二白就想弄个神机营?玩笑不是这么开的。更何况他还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全天下最懂火枪的就是他,可他也就懂个脚趾甲,能造出滑膛枪都是工匠们的技术好。

  大炮就更别提了,扯淡的东西。炸膛的时候只有几个人受伤,但开炮硬是吓死两个,这谁受得了?

  炸药包同样很不顺利,火药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引信却解决不了。

  王弋的土火药想要达到杀伤效果,冲击波不太行,只能依靠破片。那对爆炸的时机要求就非常高了,这不是现代反恐,扔个手榴弹能把门关上。王弋的炸药包扔到对方阵地上就得炸,不然敌人都跑没了。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炸药包被投石机扔出去后,引信不能在高速移动中被风吹灭了,不然让别人研究明白王弋该睡不着觉了。

  这个还算好,用火油侵泡布条倒也是能解决。

  麻烦的是时间的把控,太长不能保证落地后立即就炸,太短还没扔出去就炸了。

  逼得王弋都打算将少量火药绑在羽箭上当震爆弹用了。

  这件事王弋交给了张白骑负责后续,倒不是因为多信任,那些造火药的术士只有张白骑能制得住,术士里面高人也有,能看破幻术的只有张白骑。

  由于有些异想天开,王弋在武器开发上受阻颇多,没有技术积累想要从无到有将某种东西武器化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这条路注定是漫长且没有尽头的。

  当然他也不是诸事不顺,手下工匠终于给他找到了能成为他想要的弓弦。

  太史慈在幽州已经训练两年了!现在才找到能作为量产弓弦的东西,王弋哭的心都要有了。

  因为太史慈训练的部队不是一般的弓箭手部队,王弋准备给那些人装备英格兰长弓。

  热武器王弋确实不怎么懂,但说到冷兵器那王弋可就笑嘻嘻了。

  作为阵地战使用弓弩的巅峰之作,英格兰长弓不论射程、射速还是威力都当之无愧。

  唯一麻烦的就是这东西想要熟练使用必须经过大量训练,要不然根本玩儿不转。

  王弋曾经亲自试过,他算是这个时代箭术上的绝对天才了,一分钟不过射出了十箭,太史慈用上气也不过十二箭。

  但太史慈却对这种长弓爱不释手,原因无他,射程太远了。

  轻箭一百步,重箭七八十步,射速还非常快,压制力简直无敌。

  王弋给了太史慈五年时间,让他训练出一万五到两万长弓手,太史慈也是一口答应。

  原本王弋以为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好在他现在也不是很想打仗。

  谁能想到最大的麻烦居然是没有办法量产的弓弦!

  若是按照王弋给的样本,用兽筋做弓弦,普通人根本拉不动。

  王弋记得英格兰长弓的弓弦用的是big麻,但任何有关成瘾的东西王弋绝对不会让其出现在中国这片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