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前进的烽燧(第2页)

 平原上,有身穿吏员服饰的人正指挥开垦荒田。

 冬季的岭南温度虽然不寒冷,但也不再适宜作物生长。

 往年这些越人便开始休闲生活,山间打打猎物,便能熬过冬天。

 但自从秦人来了以后,便开始规划田地,热火的场面从来没有终止过。

 越人从好奇,到惊讶,再到敬佩,其实也就是两年间的事情。

 他们已经能够在冬季吃到稻米了,而且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任何东西都比不上能够填饱肚子带来的感觉。

 土地一直在开垦,同时由南郡支援的水牛,已经在这里产仔,也有原本楚地的人开始南迁。

 新成立的兴安县仍属苍梧郡,但已有商贾认识到这里的重要性,已经有商肆在还没有城墙的县邑入驻。

 “县令,今年又得又百顷田地开垦出来。

 老朽以为已经足够族中人口了,以及驻军花用,再多了,咱们人手可不够。”

 一个髡发的老者面带笑意,看着远处正在清理荒草的人群,楚音中带着特有的口音。

 “越人总归是要繁衍的,大秦也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

 咱们开的这些田肯定会用到,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分。”

 老者纳闷,“会有人来这里吗?山水险恶之地,恐怕难以吸引人啊。”

 兴安县令笑了笑,“吸引力很大的,哈哈哈,别的不说,但是一个两季稻子,都足够让内地的黔首趋之若鹜。”

 这髡发老者点了点头,“说的也是,老朽活着半生,可从来没想过这稻子还能种两季。”

 “稻子过了岭南还可种三季呢!”

 兴安县便是苍梧郡的双季稻实验之地。

 那些拿到秦始皇桌案上的稻子,便是由此地产出。

 今年双季稻很快推广开来,稻米的充裕让原本还胆战心惊的新归附的越人迅速安定了下来。

 相比那些古老的生活方式,他们发现这些秦人带来的新鲜事物,能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髡发老者瞪大了双眼,“县令此话当真!”

 “大秦何时骗过你们。

 凡是归附的越人,衣服,田地,房子,承诺的这么多,如今您可都看到了。”

 越人老者点了点头,“秦之一诺,可比千金。可是您说的三季稻子,确实不可思议。”

 “哈哈哈,老族长若是有心,可劝劝岭南越人。

 莫要再做对抗之举,秦人南下,并非为了屠戮而来。”

 越人老者叹了口,“新任的越王比起之前的王,更像个顽石。”

 兴安县令不再说什么,有些事情点到为止便可。

 “县令,郡中来信。”

 兴安县令告罪一声,接过传舍的信件。

 看完后他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又来了一批粮草,县中已经无处安放了。”

 他看向一旁小吏。

 “严关可有调粮的请求?”

 “前几天刚送去一批,暂时没有调粮的请求。

 不过最近士卒与工匠们南下修建烽燧,粮草消耗应该不小。”

 兴安县令点了点头,“派人去严关一趟,告知将军,不日便会有一批粮食送往严关。”

 吏员领命而去。

 兴安县令神态却并没有放松下来。

 不是不南下吗,怎么这么多粮草流入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