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谥号之争(第2页)

 


    场中一时安静下来。
 


    秦始皇这句话说的很重,场中众人面面相觑。
 


    谁又惹陛下生气了。
 


    站在人群中的咸阳令面色苍白,自己上奏之事被一阵驳斥,现在陛下怒气未消。
 


    “朕有意赐彻侯之名,但你们如此,那便伦侯吧。
 


    一个逝去之人,于东胡,于大秦,其决断之事,免去了多少士卒鲜血。
 


    一个谥号而已,群臣为何如此小气!”
 


    “陛下,臣请赐忠勇!”
 


    “臣附议。”
 


    “老族长慈惠爱民,臣以为当有文!”
 


    见议事进入正轨,秦始皇脸上稍微好看些。
 


    东胡王不知道这些人为如此争吵,他印象中秦始皇应该是一个说一不二的君主。
 


    但现在看来似乎情况并非如此。
 


    早上被咸阳令的奏疏搞的火大,秦始皇只是想让咸阳城能够整洁一些,这些吏员所提治理方案,实在是离了大谱。
 


    不说直接没收作案工具的律令,单是拘留百日的律令,实施开来,咸阳的监狱都得扩建。
 


    政令真就随意定,一点不考虑实施的事情。
 


    秦始皇有些心累,才明白王守阳所言守业更比创业难的感叹。
 


    大秦是古典军国主义,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得学习文治。
 


    大秦武力无敌,文治欠缺太多。
 


    何为文治,后世也说的不甚清楚,毕竟黔首般的人物,终究还没有体会过当一国之主的难处。
 


    对咸阳令的考题,是秦始皇想要看看吏治改革的方向,如今看来,这些只会听从明令的士卒,实在不是为吏的最佳选择。
 


    太死板了。
 


    治国和治理一方都不能如此。
 


    虽然对咸阳令有所斥责,但秦始皇并没有治罪。
 


    自己在学习,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开万世之基,秦始皇没有那个气魄,两千多年的那个身影他时常想起。
 


    自己能否让扶苏身先士卒吗?
 


    秦始皇不忍如此。
 


    可是那人舍弃了全部,所为之事,是让华夏之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行所言所奉献,秦始皇由衷敬佩。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秦始皇知道自己的能力顶点,人都有私心,尤其是执掌天下之人。
 


    所以在看到后世历史之后,秦始皇便知道自己余生所行之事的顶点。
 


    将帝王权术,发挥到顶端。
 


    世界很大,谁能预料两千年多年变局。
 


    人生也有涯,十年变迁,自己只能尽人事。
 


    时光是珍贵的。
 


    人类之所以够有璀璨光芒,时光是催化剂。
 


    “朕所愿,四极昌平。族长谥号,怀文。”
 


    不好不坏。
 


    有人反对,秦始皇定然要做出让步。
 


    天下终究不是嬴氏一族之天下。
 


    本意为忠勇二字,怀文是秦始皇的让步。
 


    “陛下圣明!”
 


    又是一番吹捧,秦始皇却没有太多情绪波动。
 


    东胡王有些明白过来秦始皇的所思所想。
 


    一个偌大的帝国,其实本质也如同他在各族周旋的计策。
 


    没有人能够将所有的权力尽归于一手。
 


    秦始皇看的更加透彻,一国之事,群臣利益皆都要考虑。
 


    这是封建社会的必然。
 


    一人一族之力,终究无法与群臣的利益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