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从儒家到儒教(第2页)



    写完了这几个字,历史老师又道,“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儒家这个学说在一个王朝后期和一个新王朝的开始时期,都是很不受待见的。



    为什么不受待见,因为他们的主张是要分化阶级利益,让上层的贵族和君王分一些东西给下层的民众。



    这谁能答应?



    比如秦末,各种起义的时候,咱们的汉高祖就拿儒生的高冠当尿壶。



    汉朝初期的几代也没有用儒家思想,而是以无为治国。



    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让权利从手中溜出去的。



    最重要的改变还是出现了。



    这时候儒家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帝王。



    董仲舒和汉武帝。”



    讲台下,一群学生喊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休养生息够了,国库都粮食都发霉了,汉武帝要搞事情!



    其实准确的说是独尊儒术,汉武帝可不敢罢黜百家。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要将权利收回到自己手中,因为推恩令!



    这个时候的儒家已经不是秦朝时候的儒家了,他们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前主张克己复礼,主张仁政王道,现在我又加了新的主张:忠君、纲常!天人感应、大一统,让皇帝变成了天子,让统一成为了天地的常理。



    同时这家伙还使了个阴招,让汉武帝下令人才选拔都要考儒学。



    这件事有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王莽篡位。



    世界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一旦一家独大,就会出现一言堂。



    之后就儒家彻底变味了,成了专门服务于封建皇权统治的儒教。



    代表着儒学成了剥削阶级统治下层思想的有力工具。



    虽然之后的历代开国帝王都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但思想的枷锁只会越来越深。



    尤其是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底层民众。”



    说到这,历史老师喝了杯水,“之后的真正用儒家治国的是宋朝,一个从未统一的统一王朝,发展出了以抢夺道德制高点为理念的理学,结果大家都知道哈?”



    “崖山海战!”



    “之后到了明清两朝,尤其是清朝儒教已经深入人心,以至于到现在还有人留着清朝时的辫子,可见封建统治毒害之深。



    当然,以上呢是我的一家之言,真正的历史需要你们自己去探索,或许会有另外的发现。



    同时呢在探索的过程中,老师句话要讲。



    同学们,你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信息的极大丰富让我们可以轻易获取想要的信息,但是要擦亮眼睛,看清那些东西所蕴含隐晦肮脏的本来面目。



    你们应该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应该要让阴霾和黑暗消散,不应该被阴云遮盖光芒。”



    王守阳若有所思,“老师,那儒学值得学习吗?”



    历史老师笑了笑,“儒家学问当然值得学习,但是要辩证的学习。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美好的品德应该是大家的,不应该成为一个阶层或者是团体的专属。”



    这时下课铃响起,历史老师收拾了一下教案,提起茶杯就往外跑。



    “哎呀,赶紧去接我女朋友!”



    课堂上里一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