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行人 作品

第396章 为何(第2页)

 “怎么着,魏公这是被冲儿刺激到了?放着益州的战事不管,急着跑回来处理我这个关在笼子里的人?”

 曹操闻言,手上微微一顿,随后将所看的书卷放回到原位,这才转身看向刘章开口道。

 “刚接到暗卫传来的密信之时,孤的确有此想法,不过在返回许都的路上,孤却是想通了一件事。”

 刘章扫了眼曹操,淡然道。

 “说来听听。”

 曹操缓缓走到刘章身边,伸手烤火,边烤边道。

 “如念祖这般奇人,若是仅为了争夺天下,恐怕不会如此大费周章的来到孤的身边,选上一个更听话的傀儡或许更容易施展拳脚,之前是孤小看了念祖,如今念祖所表露出来的志向方才让孤明白,念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刘章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道。

 “所以魏公想要说什么?”

 曹操同样沉默了一阵之后才沉声道。

 “以以往之制度,当真不可千秋万代么……”

 刘章摇了摇头,叹息道。

 “必然是不可能的,人既为人,其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故此必然会失彼,一如魏公的子嗣,略微年长的几人在魏公年轻之时或还有精力进行教导,可当魏公治下的摊子越来越大之时,对子女的教育难免会有所疏忽。”

 “这也是为何历代君王乃至于世家之中,总是出现类似的情况,父之一辈贤明,儿孙败其祖业,这也是孟子所言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其盈不可久也。”

 “何况……”

 刘章看着曹操笑了笑,继续道。

 “即便是一位资质不错的年轻君主,受到外界影响之后,也难免会有性差踏错之时,何者?权欲惑人双目,谗臣、后宫的妃嫔甚至是捕风捉影的传言都会影响到君主的判断,至高的权利掌于一人之手,非但遭人惦记,同样也容易犯下大错。”

 曹操闻言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道。

 “是啊,君王,乃身怀重宝之人,正所谓只有千日做贼,无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如此浅表之理,却让人视而不见……不过……”

 曹操看了看刘章,道。

 “为何选择了冲儿,而不是孤?是因孤多疑乎?”

 刘章摇了摇头,道。

 “非也,魏公为这个国家做得已经足够多了,至少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空谈。”

 “那为何?”

 曹操不解。

 刘章看着曹操的双眼,缓缓开口道。

 “魏公的时间不足以完成这件事,这是其一,至于其二么。”

 刘章抬手捅了捅火盆内的火炭,让火势更加旺盛了一些,这才开口道。

 “汉武之时有人问帝曰:为何重用卫青而不用李广?待到霍去病统领大军之时,又有人问帝曰:为何要用一个年仅二十的三军统帅。魏公可记得武帝当初是如何作答的吗?”

 曹操闻言回忆了片刻之后说道。

 “武帝言及卫青之时,称打大仗要用拙将,言及冠军侯之时,言称,谁让朕看上的将领便只有二十岁呢……这……”

 刘章点了点头,道。

 “人呐,唯有在年轻之时才有那种不顾一切的魄力,待到人上了年纪,虽然因阅历导致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但难免会失了这一股锐气,一如曹氏与夏侯氏的宗亲之中,一旦有了败类,魏公当真能够狠下心来秉公处理之?”

 “孤……”

 曹操正要开口,却见刘章摇了摇头,道。

 “若是犯事之人是年轻一辈呢,若是元让、妙才等将军前来求情呢?魏公可还能秉公执法?先秦之时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更化,这才有了强秦一统天下……”

 说完,刘章拍了拍曹操的肩膀,转身走向后堂,边走边道。

 “车马劳顿,魏公且暂歇,晚些时候六……爷会请您来赴家宴……”

 曹操看着面前盆中跳跃着的火焰与那燃尽之后化作灰白的碳灰,怔怔的有些入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