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页)



    初澄笑得无奈:“你看仔细,那会儿我还没上学呢。身上所有的奖牌没有一块是我的。”



    如果认真去瞧,的确能依稀辨认出那些奖牌上的名字略有不同,甚至有的是两个字,有的是三个字。



    喻司亭对此表示出了好奇:“这是怎么说?”



    初澄把果盘放在喻司亭手边,略显苦涩地扬了扬嘴角:“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但我从来就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想要解释照片的事,他就不得不提起那段可以称作是苦逼的孩童光阴了。在一个还没有“鸡娃”名词的年代,外表看着光鲜的小初公子就已经是这个世界参差的见证者了。



    “小时候,父母的世交和好友成群而居。住在同一片儿的不是这里的教授,就是那里的大师,他们家里的孩子养得也都优秀到离谱。我年纪最小,又事事垫底。有时候长辈们忙在一起,就会嘱咐各自的孩子领着我一起玩。”



    直到现在,初澄依然记得自己四岁时坐在小提琴演奏会的台下,等着邻居姐姐表演完来抱;五岁时被一整个物理竞赛的国集队教做力学实验,六岁被迫去听全法文的演讲比赛,隔天又被邵纪带到了围棋职业定段现场。



    “我在精英修罗场里遭受过各种降维打击,经常跟不上哥哥们的思维,再加上那时候基本没机会见到普通的同龄人,这些导致我对智商没有概念,总觉得自己是个笨蛋。这张照片就是拍在那个时期了,忠实地记录了我为神仙们跑腿打call的日常。”



    他就连皱眉的原因都这么可爱。喻司亭笑着,用指腹抚了抚照片上那道微蹙的眉宇,问道:“那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真相的?”



    “上了小学啊。”初澄随手拿起砂糖橘,又递给喻司亭几个,“那时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不是吊车尾,甚至还有点平淡无奇的小聪明。于是连跳两级,开始了解放天性,什么都想学一点,但又什么都没兴趣专精。”



    “恩,像你的性格。”喻司亭坐到沙发上,接下对方递过来的水果举了举,算是感谢款待的意思,然后慢条斯理地剥开,“其实我一直很好奇,在两位老师的严谨家风下,是怎么样长出了你这样的……”



    他顿了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坏蛋?可能基因变异吧。”初澄笑笑,看向自己桌角的一张画作,“虽然我父母都很开明,但他们从事的职业、受过的教育、生活的环境使然,有时免不了会多些原则要求。但好在我小时候家里还有另外一个人,会做我的保护伞。”



    喻司亭循着视线看过去。他能猜到这幅画的作者,是初澄的外祖父金钊曲,那位已经过世的国画花鸟大家,也是给小太阳取名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