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在野 作品

366.乌托邦(三) 我叫陈启航……(第2页)

    祝宁顾不得裴书了,快速解开绷带,指尖感受到一如既往的冰凉。

    笔记本从头到尾特性都没变,祝宁打开时有些紧张,害怕像空中门一样是个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区域。

    哗啦啦,笔记本打开,祝宁紧张地看着,不要没有字,她希望调查队曾经来过这个鬼地方。

    “我叫陈启航,一名墙外调查员……”

    祝宁看到了熟悉的开头,现在心情已经截然不同,仿佛看到一个老朋友给自己写信。

    有,真的有,空中门可能很多人没有踏足过,但乌托邦不一样,这里来来往往的调查员和朝圣者很多,其中有陈启航们来过这儿,这次书写的身份是墙外调查员。

    祝宁阅读速度非常快,照相机式阅读,只需要眨眼间便能处理完毕。

    “我迷失在附近,跟大部队走散,这里是什么地方?”

    “我在深夜时听到一种怪异的声音,很难形容,好像有个活物在呼吸,或者是在微微颤动。”

    “我靠近传来异样的地方,那里是个小镇,在一片森林里,显得那么干净,比联邦任何一条街道都干净。”

    “那里可能是陷阱,但没办法,我没有物资,我走进小镇,有商店却没有商品,我立马想要离开。”

    “但我的腿动不了,我的思维麻痹了……”

    接下来的笔记非常混乱,简直像是鬼画符,紧接着下一句话:“我要死了……”

    笔记到这里戛然而止,记录者已经死亡。

    祝宁忍不住想要骂人,这个陈启航也没走出去,更别说指导祝宁怎么走出去,她来不及悼念死者,完全被死亡追着跑。

    但笔记本没有停止,下面竟然又浮现了一行字:“我叫陈启航,一名赏金猎人……”

    为什么又出现了?是第二个陈启航在记录?祝宁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

    “这里是个干净的小镇,我忍不住想要走进下面,很温暖……”

    祝宁猜测他又死了,这次阅读笔记本没有什么用,只是在浪费她的时间,还不如考虑下怎么延缓死亡。

    就在她想要关上笔记时,发现笔记依然没有停止,一个个字符浮现出来,她又翻了一页,那本来是笔记本黏住的地方,上面覆盖了黑色的不明污渍,有大半本都没法翻阅,她之前想方设法都没打开,现在轻而易举就翻动了。

    “我叫陈启航,我是一名朝圣者,我的目标是前往乌托邦,那里人人平等,我终于见到了……”

    “……我好像要死了……”

    又死了,每一次陈启航的死亡都在眨眼间发生,但这次祝宁没有再试图关闭笔记本,笔记本还在书写,好像有一支看不见的笔飘动在半空中,一人死去之后,另一人会拿起他的笔,替他继续记录。

    “我叫陈启航,我是一名调查员,应联邦要求护送实验品到达某个神秘的实验场,实验品都是畸形,两男两女四名儿童。”

    “一路上我们损失两支队伍,损失四个实验品,三个孩子都死了,剩下的实验品也奄奄一息。”

    “实验品好像知道会发生什么,进去前害怕地大喊大叫,尤其是剩下的那个小女孩,大叫让我放她出去,但都没用,我负责将他们驱赶进去,相比较外面的污染,看上去平静的小镇其实更吸引人。”

    “我们等待在安全区外,实验品进入后,女性实验品生还,畸形消失了,我记得有个畸形人本来没有脸,后脑勺长在脸的部位,鼻子长在后脖子上,眼睛长在大腿,但她回来时像个完好的人类,简直是奇迹,她被治愈了?”

    “负责人说果然如此,队友也不意外,嘟嘟囔囔的,说一直都是这样。”

    “我以为这场实验要结束了,结果长官让我走进小镇,他突然想知道我进入后是什么下场,我成了新的实验品,我进入了小镇……”

    笔记再次戛然而止,这个陈启航也死亡了,很快就有新的笔记接上。

    “我叫陈启航……”

    “我是一名墙外调查学者,有人给我发送一份资料,我跟着小队来到了被称为乌托邦的地方。”

    “人们总是小看墙外学者这个职业,但能够在墙外行走的人不会是普通人,我们有自己的保命技巧,但这里依然是我走过最凶险的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我最好的搭档去世了,身体一寸寸分离,我无法阻止,连尸体都无法埋葬,我只能继续向前。”

    “我看到了那个小镇,高耸的教堂塔尖,远远看去那样干净,进入这里之后污染消失,如果我的情报没有错,这个位置应该叫做安全地带。”

    “附近有人为痕迹,证明来这里的肯定不止我一个。”

    “女性异能者后代进入会存活,其他人会死亡,这是我获得的先决条件。”

    “在墙外探索,有没有情报极其关键,我不知道给我情报的人是谁,希望是准确的。”

    “我的目的是搞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生物,哪怕摸清楚轮廓也好,那个人说,我以陈启航之名记录下的笔记会被后来人所看见,希望真的是这样。”

    “我在外围观察,帐篷搭在安全区,真像旧世界的生物学家,那时候的人们也能这样近距离观察生物。”

    “祂真温柔啊,我莫名有这样离谱的念头,甚至想更加靠近。”

    “我在帐篷外记录,观察,祂就像是我的朋友,我每天能感知到祂何时醒来,何时睡去。”

    “我想我弄清楚祂大概是什么了,但需要我进入小镇进行验证。”

    “优秀的科学家必须跟自己的观察对象近距离接触,哪怕这个代价是死亡……”

    渐渐地,祝宁都忘了自己所在的危机,阅读一封封来自陈启航的调查笔记,这个地方到底来过几个陈启航?

    看上去好像陈启航们从来没放弃过对这片区域的探索,坚持不懈地感染调查员,一次次向此地发起冲锋,一次次留下线索,如同海浪一次次撞击岩石。

    好像这些陈启航都还活着,此时他们就站在祝宁四周,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职业有微妙的差别,他们走出墙外,用自己的声音告诉她,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