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 作品

第129章 第 129 章(第2页)

 当初张氏改嫁,嫁的是通宁县的一户富户。

 是顾昭的外家保媒拉纤的,听说那户人家的婆娘生孩子时,失血过多没的,留下一大一小的两个娃儿,小的那个刚出生便没了娘,大的和顾昭差不多大。

 张氏回娘家探亲,偶然见了那富户,她面容姣好,气质温婉,正好入了富户的眼,一步三回头的贪看了几眼。

 张氏娘家嫂子瞧见了,就上心了。

 后来张氏改嫁,许是那奶娃娃缠人,又或是她新夫家不愿张氏同顾家多有往来,张氏也就顾春来断腿那段日子回来稍坐了片刻。

 说上几句话,送上一些节礼就走了。

 顾昭关心,“阿娘在那通宁还好么?”

 老杜氏看了一眼顾昭,为自己方才提到张氏有些懊恼。

 她还记得张氏离开之时,昭儿可是生了一场大病的。

 顾昭宽慰,“没事,雏鸟离巢,这亲缘一事也是这样,我长大了,阿娘也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以前是我钻牛角尖了。”

 张氏那儿,她当做亲戚往来,年节也有送些年礼过去,倒是那边不是太热情,偶尔回些只言片语,上次还特意捎信来了,让她不用破费再送。

 老杜氏叹了口气,“还成吧,听说日子颇为和美,就是没有个孩子傍身,她总是有些难安心。”

 “毕竟,这后娘可不好当。”

 顾昭愣了愣,没有再说话了。

 晚风从山林处吹拂而来,清冽的风被高山一挡,便成了煦煦和风。

 风拂过地上新冒出的小草,小草摆摆,似带着欢喜之意。

 顾昭来到市集的铁匠铺,在那儿买了一个铁疙瘩,得亏她是靖州城出了名儿的顾小郎,不然像铁疙瘩这等东西,寻常人没有官府批文,那是别想买到的。

 官府管控铁器,就是连每户人家的铁锹锄头,都是写了编号登记在册的。

 路上,许多人荷着锄头,裤管一边高一边低的往回走。

 夕阳的橘光落在脸上,虽累却是乐呵,偶尔再抓起脖颈上搭着的汗巾子,擦擦头上冒出的汗。

 顾昭在等铁疙瘩,瞧着这一些沾了黄泥的人,眼里有着好奇。

 “呵呵,是不是在意外,怎么大家好像都去地里劳作了?”铁匠抡起大锤,往烧得发烫的铁条上用力一锤。

 “铛铛--”火花四溅,铁匠赤膊的皮肉也跟着跳了跳,上头肌肉虬结。

 火光映得他面色膛红,不过,此时却挂着笑意。

 顾昭的视线又朝街道上看了一眼。

 只见荷锄的人三三两两的结伴,有的还相互搭着肩膀,时不时的说上一句什么,乐乐呵呵又放松。

 “是啊,大家好像一起忙碌去了。”

 铁匠:“不是好像,就是一起忙碌去了。”

 “今日,府衙里的大人们都和我们说了,去岁那一场山火,那是山神护着我们州城,和恶人相斗,后来被恶人用了奸计,这才烧了我们的息明山。”

 他说到这,恶狠狠的呸了一声。

 “要是让我知道那恶人是谁,非得骂他个祖宗十八代不可!”

 顾昭听了过去。

 只见铁匠又抡了铁锤,咬了咬牙,面色狰狞的砸下,显然是将那火烧的铁胚当恶人捶打了。

 她轻笑了一下,只听铁匠又道。

 “这不,大人吩咐了衙役和兵丁上山种树,大家儿知道了,自个儿也拎了锄头和铁锹,结伴上山种树。”

 “大家伙儿都说了,以后啊,我们年年这个时候,都要上息明山上种几棵树。”

 “不拘是什么树,长此以往,息明山定然又是一片青翠。”

 他又砸了下铁胚子,中气十足。

 “咱们靖州城的人都念着山神大人的好,一定会让山神大人恢复元气,一年不成就两年,两年不成就了十年百年,息明山一定会和以前一样好。”

 他顿了顿,发狠道。

 “不,一定要比以前还要好!”

 “下次再碰到狡诈的坏人,定然不能让他烧了去!”

 这时,又是一阵山风吹来,里头似乎带着一道浅浅的笑意。

 那是息明山山林之意的声音。

 顾昭怔楞了下,随即面上也扬起了明媚的笑。

 真好啊。

 祂念着他们。

 他们,亦念着祂。

 拎着铁疙瘩回到甜水巷的顾宅时,天光正是擦黑时候。

 纸人畏火,院子里的灯笼是顾春来拿火折子点燃的,待所有的灯都燃着了,他将绳子一拉,灯笼高高挂起,于温柔的春风中微微摇摆。

 烛光映衬在地,风来,光影摇动。

 顾昭招呼了一声,“阿爷。”

 顾春来朝石头花盆中磕了一锅烟灰,回头就见顾昭走来,手中还拎着一团铁疙瘩。

 他老花的眼睛眯了眯,道。

 “这是铁疙瘩吧。”

 顾昭点头,“是啊。”

 顾春来不解,“这铁疙瘩拿着作甚?”

 顾昭似乎是想起什么有趣的事,露出促狭的一笑。

 “做个小东西。”

 “哦?”顾春来来了兴致。

 这些天化雪,泥地湿滑,顾昭拘着他,不让他夜里时候出门。

 喇叭藤另一边,老家的老伙计们也回屋歇着了,他这是百无聊赖啊。

 见顾昭说要做个小东西,顾春来大旱烟一抽,背着手哼着小曲儿跟上顾昭。

 瞧见顾昭回头,他摆摆手,眯眼笑道。

 “阿爷就瞧瞧,不打扰你。”

 他顿了顿,又道。

 “阿爷能瞧吗?”

 顾昭点头,“当然。”她颇为羞赧,“就是我的手艺可能有些粗糙,不过也没事,这玩意儿不要好看,结实耐用就成。”

 最好用个百年,千年。

 顾昭在心里偷偷的想道。

 …

 后罩房处。

 这一处和他们刚搬来时的模样差了许多,只见黑泥地整得整整齐齐的,上头种了菜和姜葱。

 许是顾昭修行时有元炁溢散,虽然是早春时候,这些菜苗已经长势颇好。

 望过去一片绿绿葱葱,鲜嫩清爽模样。

 顾春来饶有兴致的看着铁疙瘩在顾昭手中变成了火红的铁水,接着,就见她从家里祖传的宝贝灯笼里提溜出一个小人。

 恩,小人。

 恩?小人?

 倏忽的,顾春来脸上的神情愣住了。

 他眼瞅着顾昭要将小人丢到铁水里,有些慌的摇手。

 “昭啊,这,这是啥啊?”

 “阿爷莫惊,这就是我晌午和你们说的,冲虚道长那恶道。”

 顾春来放心了。

 是恶道啊。

 还好还好,他还以为他家昭儿胡来了。

 怕自己打扰到顾昭,顾春来走到旁边的石凳旁坐下,瞧着不再说话。

 …

 见有阿爷瞧着,顾昭想了想,就没有将命胎丢到铁水中,而是让它悬浮在半空中等着。

 那厢,冲虚道长瞧到那通红宛若岩浆的铁水,不屑的冷嗤了一声。

 小人儿负手而立,硬气道。

 “顾道友,你也恁的小瞧我冲虚了。”

 雷火之罚他都受住了,又何惧这小小的凡间铁水。

 顾昭点头附和,“是是,道长最是英勇了。”

 冲虚道长一拳就像是打在棉花团上,得了肯定,反倒气闷又阴郁的扫过顾昭一眼了。

 顾昭不理会他。

 只见她手诀翻飞,那通红的铁水一点点的塑形,先是上头的铁棍,接着是下头圆圆如水瓢一样的半球。

 此时,半球的表面倏忽的起了一道道刻纹。

 纹路繁复又不冗杂,一道又一道的交叠,上头有莹光阵阵。

 冲虚道长也是有眼力的人,它当下就眉头锁了锁。

 “这是锁灵阵,不,其中又有散灵阵”它眼眸睁大了一些,“你要将我锁在其中,再一点点散我的灵?顾道友,你好狠的心呐!”

 杀人不过头点地,哪里有这般软刀子慢磨的?

 顾昭没有理它,在最后一道符文落下的时候,她手一扬,悬浮在半空中的冲虚道长只觉得自己被一阵风一扫,倏忽的落入那半球之中。

 只见上头光彩大盛,它身上束缚的元炁和圆球符文上的元炁一道伸出,就像锁栓一般,两厢相扣,紧紧束缚。

 冲虚道长停滞了一刻。

 它觉得它成了那圆球,圆球成了它。

 五感通达,触、味、嗅、听、视,无一不通。

 冲虚想动一动,奈何,被束缚在这圆球之中,它一点也动弹不得,只得徒然的喊道。

 “顾道友?顾道友?”

 “顾道友,这是何意?”

 …

 “成了!”顾昭喜上眉梢。

 她仔细的看手中的长柄半球,只见这是质朴的土褐色,明明是一个大铁疙瘩打造,拿在手中却轻盈得很。

 关键是,长柄前头的半球能装。

 顾昭瞧了瞧周围,前头香樟树下有一瓮的水缸,里头装的无根水,平时,顾春来和老杜氏存了水用来浇菜的。

 她拎着这长柄半球走了过去,从水缸中舀出一勺水,接着往菜地里浇去。

 只见落水均匀,被这水浇过的菜苗抖了抖,好似得到了春雨的滋润,一下长了一些。

 与此同时,冲虚道长感觉自己命胎的灵散了一丁点。

 散灵,定然是方才那散灵之阵!

 惊怒之下,冲虚道长顾不得计较方才那一下,自己整个人都泡在无根水中时的灭顶感觉,一并冲来的,还有那无根水沉积多日的水臭味儿。

 冲虚道长沉声,“顾道友,你这是将我炼成器灵了吗?”

 这时,旁边的顾春来欲言又止,止而又言。

 “昭啊,这是……这是粪勺吧。”

 冲虚道长这方外之人没有瞧出来,顾春来这个老更夫是一下就瞧出来了,他们虽然将田地佃出去了,不过,他们也是种菜的。

 种菜,难免就要施农家肥。

 顾昭手中这东西,除了手柄的地方不一样,其他地方一看,分明就是一个粪勺啊。

 顾春来这话一出,冲虚道长僵住了!

 接着,它就听顾昭开口应和,仔细听,声音里还有两分的得意和促狭。

 “是啊。”

 “阿爷,晌午时你也听我说了,这冲虚道长有肉身的时候,那是搅风搅雨的大人物,没道理只剩命胎了,就不让人家搅……”

 “你说是吧,那样,道长该多不习惯啊。”

 顾昭语气认真:“咱们老顾家,那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厚道人家,这不贴心的事儿可不能干!”

 顾春来:

 搅啥?

 搅粪吗?

 …不,他没那么厚道,厚道的是他老顾家的孙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