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要完犊子了啊!?(第2页)

 为了避免重蹈齐军战败的覆辙,公子偃向郑君坚求得了这一战的绝对主导权,同时在战前进行了杀鸡儆猴,极大规避有人绕过自己乱调兵,或是有人敢不遵军令的情况。

 所以,能够看到郑军损失极大,各部的贵族仍旧咬牙继续坚持,没有贵族敢率部转身逃跑或是当场偃旗。

 “密切注意晋军营盘动向!”公子偃进行了第六次的嘱咐。

 现在,出战的晋军就占了三个“师”的兵力,楼令这一个“师”深陷重围,智首派出一个“师”来牵制两个“师”的郑军,剩下的那个“师”不敢轻动。

 那样一来,晋军也就营寨里面两个“师”可以作为机动兵力,只有他们存在改变战局走向的可能性了。

 “看上去,一时半会打不垮楼令这一部晋军啊?”公子偃其实无法用肉眼将情况观察得太清楚。

 那是战场上飘着烟尘,使得视野遭到了遮蔽。

 有一个问题,郑军既然将楼令所部从四面包围,公子偃怎么不调集弓箭手过去射呢?

 问题在于郑国来了三万多部队,全军的弓箭手却是不超过两千人,并且他们归属于许多家族。

 了解这种情况,立刻能够知道公子偃为什么不调集弓箭手了吧?

 毕竟,公子偃事先也不知道栾书会怎么样布置,开战后很难去跟每一名贵族进行沟通,怎么来集中全军的弓箭手。

 交战两个时辰下来,楼令所部的弓箭手早就没有在射箭。

 不是晋军这边的弓箭手射空了箭壶,单纯就是他们今天至少射出去了三十箭,继续射箭就该让肌肉与筋出现损伤情况了。

 无法继续射箭的晋军弓箭手,他们被迫拿起了战戈,该补位的时候就必须顶上。

 如果不是战况危急到这般模样,没有指挥官会让弓箭手去打近战!

 那不是弓箭手就打不了近战,能够专职当弓箭手,臂力方面绝对是超乎常人。

 指挥官不让弓箭手去打近战,原因是培养一名弓箭手至少需要三年,期间的投入更是远比近战兵大,哪敢随意去挥霍啊!

 “令大夫,我们是不是应该尝试突围?”智兜忍了很久,稍微得到喘息之机,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楼令很直接地摇头,说道:“要么战败,不然就坚持到夜幕降临!”

 突围?

 郑军估计巴不得他们突围!

 楼令所部已经投入作战将近三个时辰,无论从体力还是士气,该是几乎被消耗干净了。

 结成紧密阵型有利于防御,同时也是裹挟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让他们想逃都没有地方逃。

 信不信楼令一旦下令突围,士气将会一泄到底,阵型拉开则是必然出现各自逃命的局面?

 对局势有充分认知的楼令,他能够做的就是一再率领精锐小队,一次次地对郑军展开有力的攻击,让袍泽看到他们的武勇,试图重振己方的士气。

 “姒令!!!”

 楼令刚刚格开射来的一支箭矢,听到喊声转头看去。

 “孔务?”

 两个人不久前才在阵前搭话,哪有那么快忘掉对方。

 刚才孔务怎么喊楼令?呼姓道名了???

 当今年头,连名带姓,压根就是在骂。

 楼令算了一下自己与孔务的距离,大吼:“你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