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年号永昌(第2页)



    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上官越扭头对崔导说道:“曹明远说他是奉了庾亮的军令殿后,你相信吗?”



    崔导犹豫片刻后说道:“庾将军未雨绸缪,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上官越笑了笑说道:“我这个小舅子我太了解了,让曹明远垫背我相信,可是他根本不会想起来给曹明远这么多人马。”



    “想必是曹将军觉得麾下人马太少没有把握,所以才利用庾将军的军令又召集了一些人,恰巧又碰到了胡人遭遇天劫,这才捡了一个泼天的功劳。”



    “这也是他的本事”,也许察觉到了崔导在有意的打压曹明远,上官越淡淡地说道。



    见上官越不喜,崔导话锋一转说道:“如今各地送来劝进的文书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此次胡人遭遇天劫以后。”



    上官越闻言点了点头。



    此时距离上官直被胡人谋害已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天下之人都需要一面旗帜。



    上官越明白,已经到了继承大统最佳的时候。



    于是上官越故作为难地说道:“如今还没有彻底驱赶胡人,夺回洛阳,孤怎么有资格坐那个位置呢。”



    崔导闻言劝道:“王爷,正是因为胡人在北方虎视眈眈,才需要您这位明主,重振大燕。”



    上官越摇了摇手,表示此事休得再提。



    一旁的崔导,看着上官越离去的背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孟怀安和曹明远离开建康城后,便一路朝着京口县而去。



    如今京口县的水泥路已经铺设到了建康城的附近。



    所以回去的路上自然少了颠簸。



    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曹明远,孟怀安说道:“明远兄,此次你的功劳最大,完全可以凭借着军功连升几级,现在却让给了庾亮了”。



    曹明远对此却是毫不在意地说道:“在他们那儿官做的大有什么用,还不是不能带兵,不像我,这种大兵团作战都参加两次了。”



    显然,曹明远最得意的还是自己这次五千破五万的战绩。



    孟怀安哈哈笑道:“好,你心里没有不痛快就好,这次缴获的战马,允许你提前挑选一批组建你自己的部曲”。



    听到孟怀安这么说,曹明远高兴的差点儿蹦起来。



    虽然说百骑和红甲卫都是精锐,但那毕竟是人家的,不属于自己。



    如今孟怀安允许自己组建部曲,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从此有属于自己的旗帜了。



    想到这儿,曹明远心情不错,哼起了歌。



    在建康城内的庾亮得知曹明远在上官越面前的对答以后,也是非常满意,对曹明远的那点儿不痛快也烟消云散。



    又过了几日,建康朝廷的大臣们仿佛提前约好了一般,一同劝进。



    北边残留的一些仍然在抵抗胡人的势力也纷纷送来劝进书。



    希望燕王能够为了天下的黎明百姓而登大位。



    三请三辞之下,上官越无奈之下,勉强同意加皇帝位,执掌朝政,年号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