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臭蛋 作品

第492章 战争爆发(第2页)

 张敬达、杨光远率领大军逼近太原,范延光也抚平了河朔。太原前线的压力越来越大了,石敬瑭派出幕僚赵莹求援契丹,迟迟不见结果,于是再派首席谋士、能说会道的桑维翰出使契丹,紧急求援。

 桑维翰与石敬瑭商量给契丹的条件,最终定下了“三大条”:

 1,石敬瑭向契丹称臣,向耶律德光称“儿”,愿意以父礼事之;

 2,每年奉送金银绸缎若干,作为儿子给爹的孝敬;

 3,割让幽州卢龙军及雁门关以北的所有土地给契丹。

 正是这最后一条,让石敬瑭遗臭万年,被中原人骂了一千多年。

 据说,石敬瑭的爱将刘知远提出了反对意见:

 首先,称臣就已经足够,何必称儿?石敬瑭比耶律德光大十岁,认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人当爹,太下贱了吧?

 其次,割让土地是万万不可的。哪怕多给他点儿钱呢,给钱可以,割让土地是不行的。

 然而石敬瑭最终没有采纳刘知远的意见,就依桑维翰的主意,即刻出使契丹,祈求天朝上国(契丹)派遣天兵天将,拉自己一把。

 张敬达在太原城外围修筑长墙,物理围困,要把石敬瑭困死在太原。李从珂派吕琦到太原前线劳军慰问,副司令杨光远指着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信心满满地对吕琦说道:“请告诉皇上,请他放心,不要为这件小事担忧。攻破太原是迟早的事儿。”

 吕琦问他如果契丹南下,帮助石敬瑭怎么办。

 杨光远“哈哈”大笑,说:“诱敌深入,一勺烩!”

 李从珂听到之后,大为喜悦。不过据可靠情报显示,契丹已经答应了石敬瑭的请求,并约定秋季中旬发兵南下,所以命令张敬达、杨光远务必加强进攻,争取赶在中秋节前后拿下太原。

 张敬达组织了多轮猛烈的进攻。

 石敬瑭命刘知远率领安重荣、安元信、安审信、张万迪等降将抵御。这些人跟后唐是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刘知远御兵有术,没有歧视降兵降将,而是坦诚相待,赢得了降兵降将的信任和支持。大家同仇敌忾,勠力同心。

 石敬瑭也亲自登上城墙,冒着飞石流箭,慰劳前线,与基层士兵同甘共苦。

 刘知远说张敬达他们只知道修筑营垒、深挖壕沟,目的在于长期围困,想以守代攻,这是消极的对战策略,说明他们斗志不高、信心不足,心存侥幸,极易对付。请大帅抓紧联系各路援兵,里应外合,至于城防,交给我刘知远一个人就足矣!

 石敬瑭紧紧握住刘知远的手,爱抚着他的后背,对他深深赞许。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像李存勖那样,对李嗣源说“我该与你父子轮流当皇帝”,如果这样的,那就太有意思了。

 张敬达攻打太原城无果,而他的围墙却总也修不好,因为每当他进行土工作业时,总会狂风暴雨。

 如李从珂的情报所言,契丹人石敬瑭说动,果真出兵了。对此,张敬达、杨光远早就立了fg,说要诱敌深入、关门放狗。

 他们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