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村行 作品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这不是在挑衅吗(第2页)

 语文老师:棒!真的太棒了!作者用“老师”开头,说明其对文化的敬畏,也符合作者弃医从文的选择。

 而一句“你有问过我是怎么想的么”,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对社会的拷问,对社会压迫底层人民表达强烈的愤慨;另一方面,则是对麻木的国民的责问,责问人们为何从不敢说这句话。提醒国民要保持思考独立,保持质疑的精神,切勿人云亦云。也照应了开头,强调文化力量的可贵。这种找不到任何瑕疵的写作手法,值得大家学习。

 鲁树人写下:有病!

 语文老师:对!说得太对了!作者用铿锵有力的两个字,用近乎呐喊的语气,精辟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问题所在:有病!社会病在腐朽落后,国民腐朽在麻木昏睡。这也为作者后来写《药》埋下了伏笔。前后呼应,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鲁树人写下:

 语文老师:高!相当的高啊!面对这个病态的社会。千言万语,汇成一串省略号。看似什么都没讲,但又可以看作讲了无数话。并且,作者在表达自己态度的同时,又给与读者想象的空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人人独立思考,才能不麻木,才能救社会于危难

 鲁树人:卒……

 当然,这只是一个段子,却侧面印证出来了,现在的人的确非常喜欢去过分解读。

 一些名人名言,古诗词,文章,在中学阅读理解里这种情况更是恐怖。

 而宋宁普普通通的一个提醒,到了众人的眼中,很快就不同宣传了。

 浮生:“我看了半个小时终于看明白了宋宁这是在警告冯庭这些足球运动员啊,告诉他们没有成绩就不要说话。”

 喜马拉雅没有雪:“宋宁虽然表面上是在提醒冯庭他们,大家都很清楚冯庭四强赛的对手叙国的情况,就是说冯庭他们这一次四强必定是能够挺进决赛的。

 所以说,宋宁这是在看不起冯庭这帮足球运动员嘲讽他们拿不到大力足球杯的冠军。”

 南山一棵松:“虽然宋宁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可是他这种夹带私货,看不起人的做法,我觉得还是不能苟同,希望宋宁以后改变这种做法,做一个好人,也希望我们冯庭他们所在的足球队在嘲讽中越挫越勇,拿出成绩狠狠地证明自己。”

 几乎是所有人都认为,宋宁是在嘲讽冯庭这些足球运动员,因为他们根本拿不到大力足球杯的冠军。

 而这一点也跟冯庭他们口中通浪公司看不起他们的事情相互印证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会不会,宋宁只是单纯的提醒要让足球队四强赛小心一点。

 很快,这个说法就被别人推翻了。

 众人认为,四强的对手,人家的情况那叫一个恶劣,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必胜,怎么可能要小心呢?

 而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冯庭等人的耳中,冯庭等人也认可了这一种说法。

 顿时,一帮心高气傲的足球运动员们炸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