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蚕土豆 作品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心关隘环环扣(第2页)

 这种细微处的心性之妙,只有刘志茂这种修为、心性足够高的老修士,大概才会理解。

 刘志茂继续说道:“大骊是希望我能够维持虚的江湖君主身份,但是全部,全部的实在好处,都交给宫柳岛。书简湖千余岛屿,我这个台面上的书简湖盟主,只拣选十余座藩属岛屿之外的其余三十座岛屿,接连成片,形成一个类似世俗王朝的‘京畿之地’,其余所有的岛屿,都归入宫柳岛辖境。当然了,大骊宋氏在未来岁月里,肯定要向刘老成抽成分红的。然后在这个前提上,刘老成不可以有任何针对我和青峡岛的举措,明里暗里,都不可以。不过谭元仪多半会将这点小要求,尽量在刘老成那边说得委婉。”

 刘志茂叹了口气,“即便是如此退让了,刘老成仍是不愿意点头,竟是连我那个名义上的江湖君主头衔,都不愿意施舍给青峡岛,撂下了一句话给谭元仪,说以后书简湖,不会有什么江湖君主了,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陈平安皱了皱眉头。

 暂时想不通其中关节。

 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玉圭宗荀渊的谋划,下宗选址书简湖,以及荀渊与刘老成之间的结盟关系,更猜不到姜尚真这位手握云窟福地的“老熟人”,即将成为下宗的首任宗主。

 作为玉圭宗的下宗,必然是要囊括整座书简湖都还嫌小,说不定连朱荧王朝在书简湖附近的周边藩属,例如石毫国在内,都要划入下宗辖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个元婴野修刘志茂,算什么东西?

 只是刘志茂不知,粒粟岛谭元仪一样不知。

 国师崔瀺为了这个棋局,有意无意对谭元仪进行了隐瞒,为的就是让崔东山输得心服口服,两人分出主次,让崔东山心甘情愿离开山崖书院,为他崔瀺所用,帮助他和大骊铁骑安稳宝瓶洲半壁江山,至于是南是北,是在观湖书院以北守江山,还是在以南打江山,崔瀺当时给了崔东山选择,两者都可以。

 对于崔瀺这种人而言,世间人事皆不可信,可是难道连“自己”都不信?那岂不是质疑自己的大道?就像陈平安内心最深处,排斥自己成为山上人,所以连那座搭建起来的跨河长生桥,都走不上去。

 虽说如今一分为二,崔东山只算是半个崔瀺,可崔瀺也好,崔东山也罢,到底不是只会抖机灵、耍小聪明的那种人。

 只要真正决定了落座对弈,就会愿赌服输,更何况是输给半个自己。

 崔东山一旦出山,倾力辅佐大骊。

 无疑就等于大骊王朝凭空多出一头绣虎!

 当时崔瀺还未离开池水城高楼,用崔东山自己那句半真半假的玩笑话来讲,就是“我自己想想都可怕,大骊在宝瓶洲,还怎么输?”

 陈平安沉默不语,这个消息,好坏参半。

 好的是,刘志茂与自己开价的底气,跌落谷底。坐镇宫柳岛的刘老成如此硬气,青峡岛春庭府那边,以及朱弦府,刘志茂跟陈平安坐地起价的东西,分量会越来越轻。

 坏的是,这意味着想要做成心中事情,陈平安需要在大骊那边付出更多,甚至陈平安开始怀疑,一个粒粟岛谭元仪,够不够资格影响到大骊中枢的策略,能不能以大骊宋氏在书简湖的代言人,与自己谈买卖,一旦谭元仪嗓门不够大,陈平安跟此人身上耗费的精力,就会打水漂,更怕谭元仪因功升迁去了大骊别处,书简湖换了新的大骊话事人,陈平安与谭元仪结下的那点“香字是有力量的,文字汇聚而成的学问,则是有重量的。

 可这就像当年杨老头在陈平安腿上画就的庙七十二贤之一,更是坐镇宝瓶洲版图上空的大圣人。

 刘志茂当然知道轻重。

 既忌惮,又垂涎。

 至于他可以不可以接手,其实很简单,就看陈平安敢不敢送出手。

 因为刘志茂并不真正了解儒家上边的真正规矩,陈平安反而知道更多。

 陈平安笑道:“这个你就别想了。”

 刘志茂本就不抱希望,自然不会失望。

 陈平安突然问道:“我如果手持玉牌,毫无节制地汲取书简湖灵气水运,直接涸泽而渔,尽收入我一人囊中,真君你,他刘老成,幕后的大骊宋氏,会阻拦吗?敢吗?”

 刘志茂脸色僵硬。

 陈平安微笑道:“放心,这合情合理,但是不合礼。所以即便你们不敢拦,我也不敢做。当然,如果万不得已,我会试试看,看看能否一步就跨入地仙境界。”

 刘志茂再次抱拳,“恳请陈先生莫要两败俱伤,对书简湖釜底抽薪,也让自己彻底失去这块护身符。”

 陈平安摇头道:“我在后,书简湖在前,先后顺序不能乱。”

 陈平安站起身,“走,有请真君陪我去趟春庭府,一起吃顿我们家乡那边的冬至饺子。”

 刘志茂跟着起身,瞥了眼无比凄惨的那条小泥鳅。

 一把半仙兵,两把本命飞剑,三张斩锁符。

 都是咱们书简湖的极好道理啊。

 实在得很。

 陈平安看也不看她,“去的路上,劳烦真君与我说说看蛟龙遗蜕的剥取之法,回来之后,我再听听她的遗言,万一,她的道理能够说服我呢?”

 刘志茂哈哈大笑。

 两人离开屋子。

 到了春庭府那边,顾璨脸色惨白,妇人更是难掩惶恐。

 陈平安只说了一句话,“炭雪在我那边,想要与我讲一讲她的道理,就不来吃饺子了。”

 一顿饺子吃完,陈平安放下筷子,说饱了,与妇人道了一声谢。

 刘志茂便也放下筷子,并肩而立,联袂离开。

 两人分道扬镳。

 刘志茂先返回横波府,再悄然返回春庭府。

 陈平安则独自返回屋子。

 风雪夜归人。

 剑仙的剑尖还在门上。

 陈平安打开门,进了屋子,炭雪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我不想死。”

 陈平安关上门后,“这就是你的道理?”

 陈平安没有再理睬她,在书案和桌上点燃两盏灯胆自行崩碎,顾璨是不敢问,今夜是一样的,还是不敢。这会儿,刘志茂应该在春庭府,帮顾璨娘亲祛除了禁制,多半会被她视为头等好心肠的大恩人了。至于我呢,大概从今夜起,就是春庭府忘恩负义的仇人了。”

 陈平安单手持炭笼,走到她身边,伸手握住剑仙的剑柄。

 她满脸泪水,道心几近崩溃,反复呢喃道:“陈平安,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陈平安摇摇头,“你只是知道自己要死了。”

 风雪夜中,又有客至。

 一位身穿墨青色蟒袍的少年,飞奔而来,他跪在门外雪地里。

 陈平安持剑横扫,将她一分为二。

 在门外的剑仙金色剑尖,横移出一段距离后,依旧没有被持剑之人拔出。

 然后屋门被打开。

 陈平安站在门口,“顾璨,我还以为你会说,只要炭雪死了,你也要自尽在我眼前的。我开门之前,还在想,这到底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你娘亲教给你的措辞。”

 顾璨抬起头,无声而哭。

 这是他离开家乡在书简湖这些年,第一次哭得重新像泥瓶巷当年那个小鼻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