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蚕土豆 作品

第三百章 江湖险恶(第2页)

 陆台稳了稳心神,平静道:“我们其实不是太平山修士。”

 老人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道:“方才老夫就想明白了,太平山教不出你们两个小娃儿。”

 四方云海逐渐消散,无功而返,重归天地。

 ————

 神仙打架总在天上。

 可是悲欢离合,多在人世间。

 飞鹰堡主楼厅堂内,气氛诡谲。

 堡主桓阳已经行动自如,但是看也没有看一眼身边椅子上的妇人尸体。

 老管家何崖,眼神复杂地瞥了眼堡主夫人,于心不忍,欲言又止,就被桓阳以冷厉眼神制止。

 桓阳一只手扶在椅把手上,沉声道:“今日大堂之事,谁都不要对外宣扬,谁敢泄露出去一个字,不但家法伺候,还要连累一房所有人,打断手脚,悉数驱逐出飞鹰堡!”

 桓阳并不转头,只以手指随意点了点身旁的椅子,“夫人积劳成疾,重病不治……”

 桓阳略作停顿,冷声道:“死后牌位不放入我桓氏祠堂!不许葬在……”

 大堂众人噤若寒蝉,不敢有半分质疑。

 老夫子何崖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步,打断桓阳的后半句话,惨然道:“堡主,夫人是有过错,可是希望堡主看在这些年夫人相夫教子、操持家业的份上,准许夫人葬在后山吧,堡主,就算我何崖求你了……”

 说到最后,这位为飞鹰堡鞠躬尽瘁的老管事,为一拨拨稚童传道解惑的老夫子,竟是泣不成声。

 桓阳勃然大怒,重重一拍椅把手,打得整张椅子瞬间断折垮塌,脸色阴沉,思量片刻,冷哼道:“此事稍后再议!”

 一向待人和善的桓阳,此刻如一头饥鹰饿隼,环顾四周,看得所有人头皮发麻,都不敢与之对视,纷纷低头。

 “飞鹰堡能不能存活下来,现在还不好说,你们暂时都不要离开这里,谁敢擅自离开大门者,何崖,杀了他!”

 桓阳撂下这句话后,独自离开大堂,登楼而上,最后来到那座连父亲都不知为何要命名为“上阳台”的地方,这辈子从未如此铁石心肠的男人,举目远眺,试图早一步看出那场大战的结果,只可惜武道修为平平,目力有限,看不出半点端倪,依稀可见云海散去、剑光纵横而已。

 桓阳压低嗓音,咬牙切齿道:“若是那鬼婴生下来,真有他们说的那么厉害,由我飞鹰堡全权掌控,倒好了!”

 ————

 老道人带着三人顺顺利利逃离了飞鹰堡,一路往北边大山深处钻,这一趟,顺风顺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除了零星的阴物鬼魅出来搅局,并无太大的波折。

 不说劫后余生的三位年轻人,就连老道人自己都觉得无法想象。

 一时间四人都有些恍若隔世。

 站在山坡之上,桓常突然说道:“我要回去。”

 邋遢老人暗中点头,有此心思,且不去谈幼稚与否,将来才有希望帮助桓氏重振旗鼓。

 若是只顾着埋头仓皇逃窜,老人不会看轻女子桓淑,却要打心眼瞧不起桓老兄弟的这位嫡孙。

 原先那座漆黑如墨的云海已散,虽然暂时仍然不好说飞鹰堡就已经脱离死局,可到底是一个好兆头。

 老道人举目望去,以山门道法粗略观其气象,飞鹰堡内的浓郁阴气,几乎消散殆尽。

 于是出言劝慰桓常,“别着急回去,如今大势好像已经转向我们这边,你在这个时候,绝不可节外生枝。”

 桓常握紧腰间刀柄,手背青筋暴起,闷闷道:“父母还身处险境,我做儿子的却要袖手旁观,不当人子!”

 老人哑然失笑,没有不耐烦,耐心解释道:“无畏的牺牲,并非真正的勇气,桓常,要做你爷爷那样的男人,只有真正到了退无可退的时候,大义之所在,才去做那一刀劈开灵官像的壮举!便是我们隐居山上的修行中人,听过之后,也要拍案叫绝,称呼一声英雄。这份胆识气魄,可不是匹夫之勇,不是去白白送死。”

 桓常默默点头。

 这位被家族寄予厚望的年轻武夫,到底不是钻牛角尖的性子,如果心性不宽,身为飞鹰堡下一任堡主,早就容不下在飞鹰堡蒸蒸日上的外姓人陶斜阳。

 桓淑轻轻扯住桓常的袖子。

 桓常抬头一笑,“我没事,放心吧。”

 老人有些欣慰。

 如此江湖,才有滋味。

 年轻道士黄尚喃喃道:“师父,那两个外乡人,难道真能将那尊魔头斩杀在天上?”

 老道人哭笑不得,叹息道:“有能耐布置下这么大一个局,颠倒不得以后还有机会去山顶看一看风光。

 偶尔几次假借为桓氏奔波江湖的机会,与老祖宗私底下碰头,那位老祖有次曾经教诲过他,只要是喜欢的东西,就应该抓在自己手里,实在抓不住的,要么干脆别多想,要么直接毁掉。

 陶斜阳深以为然。

 四下无人,卸下面具的陶斜阳,神色阴晴不定,收起杂乱心绪,最后实在觉得那对早已无用的石狮子碍眼,先后两刀劈下,将两尊石狮劈作两半,轰然倒地。

 发泄心中郁气之后,年轻人立即醒悟这件事做得差了,一旦老祖谋划失败,不得不退回老巢休养生息,自己这般赌气行径,很容易露出蛛丝马迹,被那个该死的老家伙看出点什么,于是心思缜密的陶斜阳便快步向前,以浇灌纯粹真气的刀柄,一点点敲烂颓然倒地的石狮雕像。

 然后他快步走向飞鹰堡主楼,半路上一掌拍在自己胸口,打得自己口中鲜血四溅,这才罢休。

 山上凶险,风大人易倒。江湖险恶,水深船易翻。

 人心起伏最难平。

 心定且赤诚,何其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