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37章 大战在即(一)

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是中亚着名古城,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被称为“丝绸之路明珠”。撒马尔罕意为“肥沃的土地”。中国古代称之为“康居”,意思是适合居住的地方。公元前五世纪,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把撒马尔罕建成一座美轮美奂的城池。公元前三世纪,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该城,当他看见这个城堡时不禁赞叹说,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要比我想象中更为壮观。撒马尔罕在中国唐朝时期,唐太宗派兵征服西域,到了唐高宗时期设置康居都督府,唐玄宗时期国家由盛而衰,在怛罗斯之战中唐军被大食军队所败,成为大食领土,从此脱离中原王朝。后被花剌子模占领,阿拉丁摩诃末苏丹将其立为新都。撒马尔罕是花剌子模第一大城,经济富裕、文化灿烂,有人口一百二十余万,城墙高约三丈,周长一百余里,开东南西北四道城门。

 为了保卫撒马尔罕,阿拉丁也在蒙古大军从边境向撒马尔罕开进这半年时间里,做了充足的准备,要和蒙古大军在撒马尔罕城下决一死战。

 政治上,阿拉丁以“丢失城池”、“损兵折将”、“消极怠战”、“贪污腐败”为由,罢免多个“后党”成员,并全部换上“帝党”成员。剩下为数不多的原“后党”成员,包括丞相秃儿干,在表示绝对效忠阿拉丁摩诃末苏丹后,才被阿拉丁留下来。通过这次人事大调整,使花剌子模上层官员绝对听命于阿拉丁号令,空前团结、众志成城的对抗蒙古大军。

 军事上,撒马尔罕原有驻军十万人马,为了保卫撒马尔罕,阿拉丁还调集十万骑兵协同作战。而此时由于难民的涌入,撒马尔罕人口达到二百万人,阿拉丁派人从中挑选四十万预备军协同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