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109章大真归蒙(一)

    木华黎大军收复临海国后,此时的金国东部地区,北方是已经脱离出去的东辽国,国王耶律留哥已经归顺了大蒙古国,只有南方还在金军掌控之中,最高长官为东京留守蒲鲜万奴。



    蒲鲜万奴收到木华黎大军占领临海国的消息后,十分害怕,担心其会继续进攻他驻守的金国东部地区。要知道现在的金国东部地区,驻守兵马不过十万,且分布在各个城池,辽阳府算兵马多的,也仅两万人马,就算把全城男子全部赶到城墙协助守城,也不过十万,如何抵挡木华黎大军?而金国朝廷已经迁都南京开封府了,金军主力也不会来增援,这当如何抵挡木华黎大军的进攻?



    就在蒲鲜万奴万分为难的时候,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一颗重要“幸运星”,王浍。



    王浍,字贤佐,金国东京路咸平府汉族人,是一名虔诚的道教徒。自幼博览全书,尤喜道学,精通《易》学,又通修生养性、星历占卜之学。明昌初年,王浍被金章宗召至中都,打算授以要职。王浍就借机提出自己的“政道合一”思想:一是在中都建立黄帝庙,“金”和“黄”是一个意思,金人应该是黄帝之后,必须以此明确金人在中华民族的正统地位;二是要崇尚火德,因为“火”可以融“金”,火德事关金国的国运。岂料金章宗信奉儒学,对这些道教思想不感兴趣,回应也并不太热烈,敷衍的任命王浍为信州教授。



    信州属金国东京路,地处遥远的东北,松辽平原中部。商周时期,为息慎氏地。秦汉时期,为辽东境外之夫馀之地。隋朝时期,为室韦之南、靺鞨之西、契丹之东的高丽之地。唐朝时期,为渤海扶余府之地。辽国时期,属东京道黄龙府之地。金国时期,正式更名为信州,为东京路管辖。信州教授,相当于当地负责教育的官员。



    王浍很不情愿的到信州升职。信州知府以及大小官员对他都很尊敬,王浍还是不愿意做这个信州教授,正好赶上信州知府请王浍喝酒,王浍不吃荤酒,有一位年轻的官员喝多了强行劝王浍酒,王浍借故和他大闹一场,然后以此为由辞官归隐。金国朝廷后来多次邀请王浍出仕,王浍都借故推脱。



    王浍在长白山隐居大约二十余年,到蒲鲜万奴成为金国东京路地区最高长官时,王浍已经六十多岁,可能因为他修炼道家养身功夫的缘故,使他鹤发童颜、身体很好,看起来也很年轻。



    王浍在隐居的这段时光里,一边认真研究道学,一边“隐而不休”,密切关注当今天下形势发展,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出山”,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就在这时,蒲鲜万奴成为东京路最高长官,引起了王浍的注意,恰好蒲鲜万奴又主动找上门来,诚心诚意请王浍出山,王浍最终决定辅佐其成就霸业。



    王浍为什么会选中蒲鲜万奴?一是因为觉得蒲鲜万奴有勇有谋,有良好的政治基础,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二是因为蒲鲜万奴也喜欢道教思想,主要是喜欢道教养身文化,王浍辅佐他可以实现自己“政道合一”的政治抱负。三是因为蒲鲜万奴妻子李先娥的推荐。



    李仙娥是一个奇女子,金国东京路汉族人。据说李仙娥出生的时候,后背的胎毛自然盘成一只展翅的凤凰,家人十分好奇,去道观询问什么情况,道人说此女长大可能母仪天下。李仙娥不但长的如花似玉,而且天生异象。小的时候就出言不凡,时有惊人之语;喜欢读书,四书五经无师自通,而且喜欢道教文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认识了王浍;胆量很大,超过男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仙娥的名声更是远近闻名。蒲鲜万奴二十多岁时,就听到过李仙娥的故事,于是费了很多波折最终把李仙娥娶到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