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75章困兽之斗

    抹捻尽忠坐镇金国太原府后,山西各府知府即陆续带兵应召而来。仅一个多月,抹捻尽忠聚集了六万余人。



    抹捻尽忠心想,铁木真率蒙古大军主力正在围困中都,而据守西京大同府的仅有三万人马,听说守将带都剌莎合尔刚十分羸弱,当初因为率领部众投降蒙古才获得大蒙古国第三路军副指挥使的高位,本人并无很多本事;而且他带领的三万人马大部分是投降蒙古的契丹人组成的后勤步兵,战斗力也不强,此时不袭取大同府,更待何时?



    于是抹捻尽忠整顿兵马,征集粮草,秘密向大同府进发。



    太原府距大同府约六百里,抹捻尽忠大军一边行军,一边向沿途府县征兵征粮,又得兵马三万余人和大量粮食物资。



    十日后抹捻尽忠大军到达大同府以南三十里处的山坳里。抹捻尽忠命令全军安营扎寨,一边进行休整,一边派出哨探打听大同府内军情。



    两个时辰后,哨探即返回禀报抹捻尽忠说,城内蒙军疏于防范,白天四道城门都是打开的,只是到了夜里才会关闭。



    原来带都剌莎合尔刚本无军事指挥才能,以为蒙古大军主力围困中都,而大同府兵也被消灭殆尽,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金军已经兵临城下。



    听到哨探的禀报后,抹捻尽忠大喜,真是天助我也!于是命令全军吃了晚饭好好睡觉,明日攻城。



    次日凌晨卯时初刻,抹捻尽忠即命令全军悄悄起来,吃了早饭后秘密向大同府进发。



    到达大同府城南二里处的一片树林里,抹捻尽忠命令全军埋伏在树林,自己换上便装,带上几名亲兵亲往大同府城南打探军情。



    抹捻尽忠见大同府果然防守疏忽,城墙上竟无士兵站岗,只有南门口有一百名蒙军防守。抹捻尽忠返回树林里,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向高级将领部署自己的作战计划:首先挑选两百名精壮士兵,让他们打头阵,干掉守南门的蒙古步兵,控制城门;然后把他带来的八百女真骑兵集结起来,待南门被控制后,迅速冲入城内,直取大同府西京留守司衙;与此同时剩下的金军全部进城消灭城墙上和城内的蒙古步兵。



    被挑选出来的两百名精壮金军,全部是将领出身,他们换上便装,身藏短兵,慢悠悠的来到大同府城下,守城蒙军拦下他们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金军也不搭话,迅速上前靠近蒙军,取出兵器开始攻杀蒙军。很快就把这一百守城蒙军杀掉了。



    抹捻尽忠见城门已被控制,立即上马,拔出佩刀,率领八百骑兵冲入城里,其余将近十万人马也跟着往里冲。



    驻扎于城墙上的蒙军见城下一片厮杀声,慌忙探出头来看发生什么事了?见是金军入城,赶紧拿起事先准备的石块往下砸,可是为时已晚,大批金军已经冲上了城墙。



    攻入城墙上的金军将近十万,而守城蒙军只有三万,且是契丹人组成的后勤步兵,战斗力弱,仅半日后,三万蒙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几乎全军覆没。



    而抹捻尽忠率八百女真骑兵和部分金军步兵直取西京留守司衙。



    此时的带都剌莎合尔刚还在西京留守司衙处理公文。他一直认为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骑兵主力围困中都,而女真骑兵西路军和大同府兵也被消灭殆尽,他率领三万后勤步兵守卫大同府定是万无一失,所以在守城方面十分麻痹大意。



    当女真骑兵已经杀到西京留守司衙门口,带都剌莎合尔刚才知道大事不妙,赶紧组织不到一千人的侍卫队抵抗。这一千人很快被女真骑兵消灭。带都剌莎合尔刚知道自己活不成了,本来羸弱的他表现出最后的英勇,他跳上战马拔出佩刀,向女真骑兵冲去,被女真骑兵乱箭射下马来。



    抹捻尽忠大军不到一天时间就彻底占领了大同府。于此同时,完颜承裕也在一步步收复陕西失地。



    完颜承裕和抹捻尽忠分别后,即带领两百女真骑兵马不停蹄的向延安府进发。延安府距太原府一千余里,完颜承裕等人五天后就来到了延安府。



    延安府位于黄河中游,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金国陕北的政治中心。夏朝时期延安地区属雍州管辖。商朝时期此地称鬼方。西周时期,为犬戎占领。春秋时期延安是白狄部族所居住的地方。晋文公重耳曾流亡白狄十二年,就居住于延安一带。战国时期延安属魏国管辖。秦惠文王时期延安被秦国占领。秦昭王时期正式定名为高奴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高奴县划归上郡管辖。汉朝时期属并州上郡。后更名延安郡,沿用至隋朝。唐朝时期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领肤施、丰林、延川三县。宋朝时期先更名延州,又升为延安府。后被金国占领。



    完颜承裕到达延安府后,一边休整,一边轮流派出女真骑兵到各个州府,以大金皇上的名义,命令各地知府在当地预备军中紧急征战士兵入伍,一个月后到延安府会师,接受陕西安抚使完颜承裕的调遣。



    陕西以汉人为主,但高层官员主要是女真人,他们都怕蒙古人或者西夏人打过来,会杀死他们。所以当接到完颜承裕传达的皇帝旨意,就抓紧时间征兵。



    西夏在第一次攻打金国西部地区失利后,嵬名令公仅带领五万人马撤回西夏。在西夏和金国边境,嵬名令公一边收集失散的士兵,一边加大士兵训练力度。过了半年,嵬名令公觉得这支队伍训练的差不多了,又上表夏神宗,请求二攻金国。夏神宗欣然同意,不但命户部尚书为嵬名令公征集粮草,又帮嵬名令公补充兵力,使其统帅的兵力又达到十万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