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72章三帅突围

    公元一二一二年八月初一三更时分,金军悄悄打开中都南边的丰宜门,完颜纲、抹捻尽忠、完颜承裕率领十万骑兵迅速冲了出去。驻扎在丰宜门有蒙古军队三千人马,看见女真骑兵一窝蜂的冲出来,一千蒙古骑兵赶紧放箭拦截。城墙上金军在完颜承晖、胡沙虎等人的指挥下,也不断向蒙军放箭,以掩护女真骑兵突围。完颜纲知道刚组建的女真骑兵战斗力远不及蒙古骑兵,也不命令士兵反击,怕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包围上来,就突围不了了,所以率领全军不顾一切的向南边跑。等成吉思汗集结军队赶到丰宜门时,女真骑兵留下几千具尸体,主力已经跑远了,蒙军也有少量士兵伤亡。



    成吉思汗知道现在兵力少,追击了一阵子,就又撤回了中都城下。



    完颜纲大军一路狂奔,当天晚上就来到四百里以外的保定府。



    此时保定府已无正规军驻扎,保定知府是女真人,他每天亲自带着两千预备军上城布防。



    当完颜纲等人率领十万骑兵来到保定府,保定知府又喜又愁,喜的是不怕蒙古骑兵来进攻了,愁的是多了十万张嘴,这个粮食问题怎么解决。



    不过完颜纲也没有给保定知府添太多麻烦,在保定府休整三天后,完颜纲就将大军移至抱阳山安营扎寨。抱阳山位于保定府城西五里处,属太行山东麓的余脉,山虽不高但山势雄伟,林虽不多却草木茂盛。



    抹捻尽忠和完颜承裕协助完颜纲大军安营扎寨后,即向完颜纲告辞,准备继续南下,绕道去山西、陕西等地完成皇上交付的抗蒙使命。



    完颜纲给抹捻尽忠和完颜承裕挑选了一千精兵,护送他们南下,并协助他们在山西、陕西招兵买马。



    完颜纲送抹捻尽忠、完颜承裕等千余人向南行至三十里。



    完颜纲对抹捻尽忠和完颜承裕说,两位元帅此去西部,山高路远,万望保重,对抗蒙军、夏军,收复西部地区失地的重任全在二位肩上了!



    抹捻尽忠和完颜承裕也说,完颜元帅也要多多保重,您虽驻扎于保定,但中都如有危机您必须马上增援,责任同样艰巨啊!



    完颜纲说,二位元帅放心,只要你们能牵制住西部蒙军,在下就一定能守卫住中都!



    三人挥泪告别后,完颜纲回到营地,即开始专心致志训练这支新组建的女真骑兵。



    完颜纲参照蒙古骑兵的训练方式,每天凌晨卯时初刻全军起床,吃过早饭后即组织全军训练。



    完颜纲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粮食问题,从中都带来的粮食已经吃完了,从保定府征来的粮食也不多。完颜纲的训练都是围绕粮食开展的,训练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每天轮流派三支万人队到保定府以南的各个府县征收粮食算是训练,自己亲率主力到大山深处狩猎算是训练,在营地附近种粮种菜、放猪放羊也是训练。



    完颜纲同时在保定至中都一路都布置了哨探,如果蒙古大军来袭,他则立刻组织女真骑兵和当地预备军抵抗。如果中都危急,他也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北上增援。



    辞别完颜纲后,抹捻尽忠、完颜承裕一千余人继续南行,向真定府进发。真定府距保定府约四百多里,抹捻尽忠等人凌晨出发,到了晚上就来到真定府。



    真定府,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期白狄族人以真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后被晋国所灭。战国初期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后被赵国所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这里改名为东垣县。汉太祖高帝建立汉朝后,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汉太宗文帝时期,因避刘恒名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汉武帝时期升置真定国,辖真定、藁城、肥垒和绵曼四县。东汉时期废真定国,划归常山国管辖,一代名将赵云即出生于此。三国时期,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西晋时期,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从此真定县即成为河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时期,升真定县为恒州,后又更名为镇州。五代后汉时期又升真定府。北宋时期,真定府为十大次级府之一,河北西路治所,后被金国占领。



    真定府的情形和保定府一样,也没有正规军驻扎于此了,保定知府也是女真人,每天带着预备军上城墙布防。



    在真定府休整一天后,抹捻尽忠等人转向西行。一路狂奔后,仅两天时间就来到四百里之外的太原府。



    太原在远古时期属冀州。殷商时期名为北唐。春秋时期属晋国。战国初期,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太原之地划归赵国,定名晋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太原郡,郡治晋阳。汉朝时期将全国设十三州,并州刺史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隋代改称太原郡。隋末,李渊、李世民“太原起兵”,因晋阳古有北唐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所以太原在唐朝政治地位很高。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被称为“龙城”。后宋太宗赵光义灭掉了以太原为都的北汉政权,最终统一全国。由于憎恨太原军民对宋军的顽强抵抗及恐惧太原“龙城”的美誉,遂下令火烧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灌晋阳城,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虽然宋国又重设太原府,但规模已不如以前。后又被金国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