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43章 野狐岭之战(一)

    完颜永济收到蒙古大军突袭金国西部地区边境、并在阴山脚下大败胡沙虎所部的军情后,立即任命丞相完颜九斤为抗蒙主帅,前往一线指挥抵御蒙古大军的战斗。



    完颜九斤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赶到浑善达克沙漠南部的女真骑兵中路军和北京大定府兵会师处,本来准备率领十万骑兵驰援胡沙虎所部,但却连连收到胡沙虎的败报。这时完颜九斤才意识到,蒙古骑兵战斗力如此之强,推进速度如此之迅猛,战术如此之灵活。所以完颜九斤改变主意,不再驰援胡沙虎所部,而是率领二十万人马,从浑善达克沙漠退往野狐岭一线,打算凭借有利地势来阻挡蒙古大军。



    完颜九斤退到野狐岭后,连下三道丞相令,分别命令胡沙虎率领西路军十万骑兵和大同府五万步兵,命令女真骑兵东路军指挥使完颜兀奴率领十万骑兵,命令东京辽阳府尹定薛率领五万步兵,三路大军速来野狐岭会师。



    完颜九斤退守野狐岭的做法,实际上是把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把桓州、昌州、抚州这三个富裕殷实、粮食充足、人口众多的城池、牧场白白送给了蒙古大军,为成吉思汗下一步的进攻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



    野狐岭,位于金国中都西北方向四百多里的一带,古人称之为无穷之门,认为那是没有边际的未知世界,可以阻止一切进攻者的脚步。野狐岭并不高,从山脚到山顶,只需要一刻钟就可以到达,但它却长达四百里,呈南北走向,北至蒙古草原,南接中原地区,西边方向地势较低,越往野狐岭山脚下地势越高,翻过野狐岭往东地势渐低,是一道防御金国中都的天然屏障。远在战国时期,赵国开国国君赵襄子为防止东胡、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扰,保障边界安定,就在野狐岭修建了名为“无穷之门”的军事要塞。赵国原本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又北临蒙古草原,时常受到外族侵扰。后来赵襄子在野狐岭建立防御工事并派重兵把守后,外族骑兵再没能进入赵国境内。赵武灵王继位后也非常重视这块军事要地,他的十万骑兵也是在这里训练出来的,不仅守卫了赵国,还从这里打了出去,征服蒙古草原很多部落。由于野狐岭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后的秦、汉、南北等朝代都在这里加强防御工事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可见此地自古以来在军事防御上的重要性。



    接到丞相令后,远在两千里之外科尔沁草原的完颜兀奴,率领东路军十万骑兵马不停蹄的往野狐岭赶,不到十日就赶到了野狐岭。又过了二十日,定薛率领的五万步兵也赶到了野狐岭。



    与此同时,胡沙虎也率部赶到,不过他只带来了五万骑兵,有四万多骑兵已经被蒙古骑兵消灭了,十万步兵除了少部分因为反抗被蒙古骑兵杀死外,大部分都投降了蒙古大军。完颜九斤急忙把这重要军情禀报给完颜永济,完颜永济勃然大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快马传旨给东京留守徒单镒,让他接旨后立即征集五万女真骑兵,一个月之内赶到野狐岭与完颜九斤会师。



    东京留守徒单镒是女真贵族出身,其父曾任金国北京留守。徒单镒自幼读书,才思敏捷,二十余岁就考中进士,进入金国朝廷任翰林侍讲。金章宗即位后,历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职。后因陷入宫廷内部纷争,失败后被迫离京,先后在京兆府、西京、东京等地任职。



    接到完颜永济的圣旨后,已经六十岁的金国老臣徒单镒马上开始紧张的征兵工作。好在东京辽阳府的两百多万预备军全部都是女真人,从小就会骑马射箭。徒单镒用了不到十天就征召了五万女真骑兵,他连忙派人把这五万女真骑兵送到野狐岭。完颜九斤把这五万骑兵编入西路军。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攻占塞外三州后,本来准备进攻金国西京大同府,得知金国丞相完颜九斤在野狐岭一带聚集兵力,准备进攻蒙古大军,便暂时放弃进攻大同府的计划,征集粮草,整兵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