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传送实验成功


                 现在陈三水所说的传送则是直接改变一个物体的空间坐标,细致点说是改变物体最小组成单位的空间坐标。

  比如一个铁质的立方体从a点移动到b点,它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平滑地在空间内移动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直接修改立方体的空间坐标让它通过空间的自主修正出现在b点。

  如果直接修改立方体在空间中的坐标位置移动到b点的只是最外层坐标点对应那层空心的壳,其余部分将依然停留在a点。

  所以如果想要移动整个正方体,那么需要修改每一个铁原子的空间坐标同时还得计算到它们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这样才能让一个完整的立方体出现在b点.

  【空间的自主修复经过计算大概在1毫秒的时间内就会发生,所以对于立方体内所有铁原子的坐标修改也必须要在1毫秒的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的限制就已经决定了大质量的物体无法通过这个方式进行传送。

  不然这边坐标还没有修改结束,那边空间修复已经开始发生这就会导致一部分物体还留在原地而另一部分物体已经被传送走了。

  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空间撕裂。】

  陈三水解释道。

  知道自己所说的东西是十分难以理解的,所以陈三水很有耐心的给了大家理解的时间后才继续解释。

  【事实上,即便是以原子为单位去修改空间坐标依然会有很大的缺陷,在前期的实验中我们就发现经过传送的立方体在质量上发生可以测量的损失。

  我们认为这种传送模式下会让物质更微观的组成部分发生空间撕裂现象从而导致质量上的损失。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传送目标的质量过大导致的。

  实验中我们发现像质子这样的基本粒子在传送中就不会出现任何的损失,由此可以推断出如果正常的物质以基本粒子为单位修改空间坐标的话应该是不存在任何空间撕裂现象的。】

  想要在1毫秒的时间内完成基本粒子级的空间坐标修改这里面的工作量简直吓人,反正皇家科学内的计算机是无法独立完成这个任务的,不得已下陈三水并网进了运算中心以自己的cpu为计算机提供辅助算力。

  同时早期易雪设定的转生计划中,因为无力支付重生机器人费用的士兵灵魂数据也为这个项目提供了一定的算力支持赚取自己重生的费用。

  甚至陈三水还申请调用了星宫内信息服务器:幻想大脑的算力支撑这才勉勉强强完成了初期的实验。

  实验的结果很是喜人,位于h星系外围为李乾建造星门的工程队见证了这次实验的成功:一个质量大约60kg的飞船模型被成功传送到了那里,总共用时3分钟,这还包括了项目启动后的各项检查时间,如果只算传送时间的话,那就是1毫秒!

  这个飞船模型就是现在的大鹏原型。

  再后来经过一连串的实验,大鹏被改造成为了质量在80kg的完整飞船,实验室也成功的将大鹏飞船传送到了h星系。

  在后续的验证中大鹏传送到k星系、天琴星系都成功实现,理论上大鹏完全可以传送到已知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

  【受限于帝国算力限制,目前能够传送的最大质量仅为200kg,而且暂时只能支持无机物的传送,复杂的有机物还无法进行传送。另外受限于瞬时能源供应,实际能传送的距离最远只能在300光年,再远的距离常规线路已经无法负担能源消耗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