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阳唐锦 作品

第960章 东方帝国教育体系的建立


                 天启二年六月,东方帝国发生了几件大事。

  首先是帝都那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所学校,每所学校设计之大足够目前全部帝国适龄儿童接受学龄教育。

  帝国新成立的教育部发布公告,所有帝国公民的适龄后代都可以在小学和初中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

  柳衡在帝国依然实行了东方军区的高中分流制度。

  有所不同的是,在东方帝国高中分流有着更为明确的分化。

  高中及以上教育的目的主要为了研究,帝国明文禁止企业岗位的招聘限制高中及以上学历,如企业有这方面的需求则需要向政府进行报备申请。

  也就是说企业某个岗位需要招聘本科学历的人才,那么企业必须提前向政府报备并且证明这个岗位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经过政府审批后才可以对外进行招聘。

  用行政手段对企业招聘的限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分流后从事技术学习的学生就业问题,在皇帝陛下的支持下,帝国内所有国有企业内部技术岗位的晋升将完全依据职业技术认证的结果进行,不再单独设置内部考核。

  比如过去企业想要聘用一个技术工程师最优的选择是对外招聘高学历人才,备用选择才是内部提拔。

  而且内部提拔所看的也不完全是技术水平,更多的可能是所谓的人情世故。

  现在国有企业内部技术岗位的聘用最优选择是内部提拔,符合岗位技术水平的帝国认证是重要的提拔依据。

  为此教育部单独设立了职业技术水平认证司,依托大数据采用智能系统仿真模拟出题来对考生进行符合报考级别的资格认证考试。

  整个考试全程都由系统自动控制,考试成绩实时上传数据库完全杜绝了人为操纵成绩的可能,这也让帝国的技能资格认证的含金量远超联盟。

  至于职业技术培训的导师,目前主要由皇家科学院的院士担任,部分导师来自于企业相关技术岗位的负责人。

  这里要多说一下帝国的高中以上教育。

  在联盟高中以上是大学教育,各个军区对于大学教育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

  东方军区采用的是严进宽出的政策,采用统一的考试从高中生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进行大学教育,大学入门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异常激烈。

  西方军区采用的恰恰相反是宽进严出的政策,他们也有类似的统一考试,不同的是没有通过考试的高中毕业生也可以花费几倍的学费二次申请入学,相对于东方军区而言大学的入学程度简单了不是一星半点。

  很多其他军区富裕家庭的小孩前往西方军区留学镀金就是因为西方军区大学入学的门槛非常低,甚至有些学校只要付得起学费根本就不看入学成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军区的大学含金量低,相反因为严苛的毕业条件,联盟排名最高的三所大学都是西方军区的大学。

  柳衡在东方帝国采取的也是西方军区宽进严出的大学政策。

  东方帝国的大学目前是由皇家科学院管辖,里面的授课导师也都是皇家科学院的院士。

  没错,就是给职业技术提供培训那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