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阳唐锦 作品

第548章 货币体系的建立


                 很快,被制成标准重量的黄金成为了三个人交易的工具,也就是所谓的一般等价物,它可以通兑任何的物品而不必再担心自己手中的商品对方并不需要的问题。

  交易带来的便利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使用黄金的队伍,黄金被人类社会正式承认为一般等价物行使货币的职能。

  可是很快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聪明的读者这时想必已经知道答案了,没错,黄金虽有各种各样的优点,但是有一个问题是黄金无法避免的也是所有人都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大量黄金不方便携带。

  这种不方便有多离谱呢?

  自从采用黄金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张三的猪肉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

  短短的时间内,张三依靠售卖猪肉积累了大量的黄金。

  有了钱第一步要做的自然是改善生活了,张三抛弃了原先的茅草屋,找石匠购买了全新的石头房子。

  有了房子,接下来就是搬家了。

  好家伙,光是黄金张三就搬了十几二十趟才总算是给全部搬完了,这东西密度大,看着不起眼的一小盒子重量着实惊人。

  张三的遭遇并非是个例,在那个时代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黄金的缺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突显,这是黄金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不具备改良的空间,除非能找到比黄金更有价值的替代品。

  黄金并非是最为贵重的东西,比黄金要贵重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宝石。

  在某些领域中,宝石已经开始替代黄金成为一般等价物执行特殊的大额交易。

  原本需要成千上万斤黄金的交易使用宝石的话只需要一小袋就能够完成交易,按理说用宝石作为黄金的补充应该可以很完美的补充大量黄金不易携带的缺点。

  但是呢,宝石也有宝石的缺点,不说别的光就一个鉴定就能难住八成以上的人。

  黄金作为货币,从一开始的金豆子到后来的碎金,再到现在的标准金币,它的鉴定方法一直非常接地气。

  在过去有一口好牙基本上就能对黄金进行基本的鉴别,收到碎金后放到牙齿间来上那么一口,纯金质地较软不需要特别用力就可以在碎金的表面留下淡淡的齿痕。

  时间一长,金子表面被咬的坑坑洼洼不说,还极其的不卫生,不少无缘无故得病的人猜想自己是不是就是因为在金子上啃了一口才会被传染上疾病的。

  但不管怎么说,黄金作为货币,它的鉴定方法早已深入人心,比需要借助各种仪器需要大量专业知识才能进行鉴定的宝石对普通人友好多了。

  更何况后来,人们为了能够更加便捷方便的鉴定黄金,他们将交易流通的黄金给打造成标准重量的金币。

  现在人们只需要一个小天平,一个量筒就可以快速鉴定金币的真假,比宝石那可是方便太多了。

  绕了一圈子下来,黄金不易携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人们出门的时候还是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币在袋子碰撞的叮叮当当直响,不但影响行动而且还特别不安全。

  要知道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总少不了那些既不想劳动还想要获得财富的人。

  金币改革迫在眉睫,大聪明们纷纷开始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改良货币体系。

  这时候一个叫做赵六的大聪明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他在集中交易的市场里开设了一家专门用于储存金币的店铺。

  来这个市场交易的人可以把金币存放在他的店铺内换取相应的凭证也就是金票,金票上会详细记录这个人在店铺里储存金币的数量,人们可以拿着这张金票在市场里进行购物消费,而商家则会在一天结束后拿着金票来店铺将金票兑换成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