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三种教育方法


                 在师父身边,他可以暂时卸下皇太孙的身份,做回真正的自己,也可以无忧无虑的做他喜欢的事。

  而子婴对于师父张钰澜的依赖,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师徒之情,更近乎于一种亲情与精神的寄托。

  在子婴心中,张钰澜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的人,更是一位能够给予他温暖与关爱的亲人。

  (虽然师父大部分时间都不太靠谱,总是玩失踪……)

  可每当子婴面临困惑与不安之时,他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师父。

  因为,在师父的面前,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倾诉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不必担心有任何压力或责备。

  师父总是能够耐心地倾听,并用很新颖的话语和故事开导他,支持他,指引他。

  这种被理解和被支持的感觉,让子婴感到无比的安心和幸福。

  在师父身边,子婴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卸下所有防备和伪装的地方。

  他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皇太孙的身份和责任,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享受那种纯粹的快乐和自由。

  师父的关怀和包容,让子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幸福,虽然父王也待他很温柔,皇祖父也对他很好……

  可他总觉得师父与父王还有皇祖父都不一样,他们的思想与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样。

  首先是父王,他的教育方式充满了仁慈与宽厚。

  扶苏本身就非常的仁厚,他深知身为王者,仁爱与宽容同样重要。

  因此,在教导子婴时,他更侧重于培养子婴的仁慈之心与宽容之度。

  扶苏几乎没有严厉去对待过子婴,而是耐心引导他理解人世间的善恶是非。

  他用自己的言行向子婴展示如何关爱百姓、如何体恤下属,让子婴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领悟到仁爱的力量。

  在扶苏的教育下,子婴学会了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他明白了,作为一位君主,不仅要有强大的统治力,更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

  这种教育方式让子婴感受到了父王的仁善与包容!

  而嬴政的教育方式则更为严厉与直接,他希望子婴能够继承他的志向,将大秦帝国继续发扬光大。

  所以,嬴政对子婴的教育方式独特而深刻,他用自己的帝王之道,教导子婴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并传授给他帝王的权衡之术。

  嬴政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深知帝王之路充满荆棘与挑战,因此他对子婴的教导从不马虎。

  嬴政强调权威与决断力,他要求子婴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迅速作出决策,并坚定执行。

  他常常用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告诉子婴一个合格的帝王必须具备坚定的意志和果断的行动。

  除了权威与决断力,嬴政还注重培养子婴的政治智慧。

  他教子婴如何洞察人心,如何运用权谋策略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嬴政告诉子婴,帝王之术不仅仅是权力和武力的运用,更是智慧和谋略的较量。

  他教导子婴要学会平衡各方势力,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达成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