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岁月年华 作品

第322章 海边的饥荒更加可怕

经过一系列的安排,大家计划好了,就立刻出发了。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一次出去做生意却出奇的顺利。

 由于咸鱼这东西,今年实在太不值钱了,根本没人争抢,没像往年那样争夺货源,同行之间也没有发生过摩擦,连土匪也不愿意多收几个保护费。

 离海边儿几天的路程,已经属于别的县城了,莫风他们找了一个还算熟悉的地方,租用了仓库,储存了一些咸鱼。

 租给他仓库的当地人还笑话他们:“你们是内地的人吧?内地人那么爱吃鱼吗?储存这么多这个干什么?而且还这么多不值钱的小咸鱼!”

 莫风他们就谦虚的说道:“再小的咸鱼也是个荤腥之类的,吃糠咽菜的老百姓,能有个荤腥吃也不错的,而且这种小的还这么便宜,老百姓吃得起呀……”

 这一年真的是忙碌,车队不但拉回了一车一车的咸鱼,还把沿途大车店的仓库也都填满了咸鱼,临时租用的几个仓库,也装满了咸鱼。

 第二年可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出海捕鱼的人们发现,很难在海里捕到鱼了,海边的饥荒,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那里的官员也作出了回应。不但积极救灾,还鼓励民间力量往那里运送粮食,给减免一些赋税,提供一些帮助。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那些官员居然放松了食盐的管制,海边的人贩卖私盐管的不像原来那么严格了。

 海边儿的渔民很快就发现了,挑着食盐去卖,几乎不怎么管了,只要不是量太大,朝廷基本不过问了。

 这也是官员的无奈,为了给当地的老百姓找一条活路,对老百姓贩卖私盐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就算是这样,那里的渔民过得也非常的艰难。

 谷贱伤农,鱼便宜了,也伤害了渔民的利益,渔民收获的鱼虽然多,却没有积攒下多少的钱。

 当海里捕不到鱼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钱买粮食。

 他们的饥荒更加的难以度过,他们甚至没有办法像内地的老百姓一样,卖掉田地渡过饥荒,有的渔民根本就没有田地的,想卖也没得卖。

 当清风莫风他们,再一次来到海边的时候, 海边的鱼已经贵了很多了,涨价唯一的原因就是太少了。

 很多去买咸鱼的人,只买了很少的咸鱼,走了就不再回来了,很显然,这生意已经没办法干了。

 清风莫风他们是带着粮食去的,找到往年卖给他们鱼的渔民,渔民摇摇头说:“我们没有鱼了,也没有钱买你们的粮食了,你们走吧!”

 清风莫风表示可以把粮食赊给他们,让他们以后有鱼了再给。

 渔民疑惑的说道:“鱼还在海里,连神灵都要抛弃我们了,大海也不再慷慨了,我们也不知道来年有没有鱼获,你们真的信得过我们吗?”

 清风笑着说道:“神灵不会抛弃信仰他的人,没有鱼不要紧的,早晚会有鱼的,先让大家有饭吃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所能做的也不多,这些粮食你们先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