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岁月年华 作品

第260章 临时官员带给的苦难

老官苦笑了一下说道:“级别高的官儿,让他临时做一个知县,他心里能舒服吗?再说他也不是长期在此为官,不会为这个地方的未来做打算的,只要不出大问题,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老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也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事实证明,这老官哥哥说的事情完全都对了,但是结果却比老憨想象的还要可怕。

 那位临时官员所做的一系列举措,的确让这里没出什么事情,却让这个地方元气大伤了,好几年都没缓过劲儿来。

 那位高级官员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张贴告示安抚百姓,让百姓不必惊慌,保证只追究主犯,其他人一概不惩罚。

 而且杀死县官儿,本身就是县官有问题,但是老百姓并没有冲击县衙,不是谋反的大罪,不会太严重的。

 老百姓看他说的条理分明,而且杀死县官的时候,真的没有冲击县衙,也就不那么害怕了,逐渐放松了下来。

 那位官员却明松暗紧,派出精明强干的人,调查此事,还鼓励当事人互相揭发,揭发他人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这样一来,事情很快就被查得清清楚楚了,官兵搜捕抓获了30多人,判处14名主谋死刑,立即执行。

 包括那位齐保长在内的14个人被当众斩首,头颅被挂在县城城墙上示众,此事就此落下了帷幕,不再追究了。

 接着那位高级官员,说是为了体现皇恩浩荡,居然释放了大批的囚犯。

 老憨就不明白了,释放囚犯,只能给他一个好名声,那老百姓还在受灾呀,难道他只是为了不管囚犯吃饭了,为官府节约点粮食?

 接下来那位高级官员,招募了大批的乡勇,充做了临时的兵员,让大家当兵吃粮,这样很多人就可以不挨饿了。

 但是这些乡勇,自己县城却不用,而是被调往了别处,维持本县治安秩序的,却是从别处对调过来的官兵乡勇。

 人们很快就发现了这名官员的高明之处,用别处的官兵乡勇,维持本县的治安秩序,当地的老百姓根本不认识他们,他们管起老百姓来,也真下得去手。

 官兵还好说一些,那些乡勇只是临时的兵员,做事情不太考虑后果的。

 只要有聚集的,示威的,或者别的他们认为是闹事儿的行为,马上就会拔刀相向,一点儿都不带客气的!

 老憨知道,这个地方已经彻底成了民风彪悍的地方,那个官员多杀几个人,朝廷上上下下也不会怪罪他的。

 这位高级官员也开始了施粥的行为,但是那粥从一开始就稀的很,根本不可能起什么作用。

 没过多少日子,老百姓就开始没有粮食吃了。

 有人开始吃观音土了,观音土是一种很细腻的土,吃起来不牙碜,掺到粮食里少吃一点,有饱腹感。但是一旦吃多了,根本不消化!

 有人开始吃树皮了,有经验的人专吃榆树的皮,磨碎了掺到粮食里吃进肚子,也不会太过难受,但是榆树皮这东西吸水膨胀,一旦吃多了,再喝点水,在肚子里胀得更加难受!

 很快开始死人了,临死之人跑到那粥厂附近,希望能好歹喝上一口稀饭。

 但是就连那稀饭也不够喝了,粥厂附近成了死人最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