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猫 作品

第94章 太平狼烟(第2页)

 “‘军纪?有,不就是军民一家吗?既然是一家,你的娘子就是我的娘子,等我完了事,我玩够了,毫发不损还给你就是。’

 “说完,他一把抓住孙梅就往外拖,我也抓住孙梅往我这边拖,那个小头目马上招呼一个匪兵:‘七麻子,用你的宝剑把他的双手给砍断!’

 “那个七麻子真的挥剑向我手砍来,我一松手孙梅就被他拉过了。只见孙梅抓住那个小头目的手狠狠咬了一口,小头目“哎哟”一声,双手一推,把孙梅和小少爷推在桥栏杆上一撞,因为孙梅背着孩子,上重下轻,这一撞,两个人就翻出栏杆,‘扑通’一声掉进小河里。

 “我忙跑到河边大叫:‘孙梅!’想伸手去抓她,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她和小少爷转眼间被河水吞没了,我愤怒已极,那个小头目两手撑在拦杆上这望着河里挣扎的孙梅,七麻子把剑插入他腰间的剑鞘里也在望河里,我上前去拿起七麻子的剑鞘,一下抽出宝剑顺手一剑把七麻子刺倒,那个小头目正伸长脖子,还在朝河里望,我就把剑朝他脖子挥去,一剑把颈子砍断,那个头“咚”的一声掉进河里去,我忙飞身跳上小头目的马背上,再望了一下孙梅,她已被冲入了长江,她身旁好像有一段木头,我来不及细看就抓起缰绳,纵马向应天飞奔而去,我跑了好远,那一队汉兵清醒过来,在我后面在大声叫喊:‘抓住他,抓住他!’幸运的是那队汉兵只有小头目才有马,其他全是步兵,我才侥幸能跳脱。路上我多次回头再望长江,再也没有看见孙梅和小少爷的影子。但愿老天爷保佑,保佑他们平安无事。我一路马不停蹄,赶到应天来报信,请主公早作准备,为我们太平三千死难将士报仇,另外请主公给我十个人,我要沿长江左边向上搜索,去营救孙梅他们,我总觉得她们没有死。”

 花发说完跪在地上放声大哭,周围的人都陪着一起掉泪。刘伯温说道:“主公节哀,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赶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为死难者报仇。”

 朱元璋一面布置人沿江而上,寻找孙梅下落,一面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花发带着十七八个人,分水陆两路寻找,逢人便把听,一直在第三天上,离太平约有十里的地方,隐约听人说有个姓雷的渔翁,三天前在长江中救起母子二人,花发听了这个消息,十分高兴,终于在村子最东头的小山坡上的小房子里,找到了孙梅和花炜,他们两个都躺在床上,姓雷的老渔民正在为他们熬药,花发一见孙梅,也顾不上礼数,上前一下抱住孙梅,嘴上叫了一声:“孙梅,你们叫我好找!”

 孙梅好半天才哭出声来:“花大哥,你来了!……”

 原来那天早晨,孙梅背着少爷,二人在水里挣扎,忽见身边有一根木头,真是命不该绝,她忙抓住木头在水里漂浮着向下游漂去,忽然见江面上来了一支小木船,她忙喊:“救命!”船上只有一个老渔翁,忙把他们二人救到船上,孙梅忙解开小主人,见他已昏迷过去。忙哭着说道:“老爷爷,快,快救一下我的兄弟。刚才还在哭,现在怎么没动静了?”

 老渔民过来摸了一下鼻息和脉搏,说道:“没关系,还有救,只是水喝多了,惊吓过度,昏迷过去了,我来救他。”老渔民把花炜倒提起来,从肚里倒出一些水,把湿衣换干衣,果然一会就苏醒过来,孙梅忙跪在船板上给老渔民磕头。

 老人也不打鱼了,把船往回推,老人把孙梅二人带到家里,换了干衣服,由于惊吓和在水里浸泡时间过长,两人双双都发起烧来,多亏雷老精心照看,及时请医生治疗,到今天已好了许多。

 花发把那天孙梅落水后的事情讲了一遍,并说:“当我跳上马背,回头看见你俩在水中挣扎的样子,我心都快碎了。我一边跑,一边求老天爷保佑你们俩平安无事。今天真的老天显灵,你们都平安,我简直太高兴了。”

 不一会又来了几个人,他们雇来一辆马车,把孙梅和花炜请上马车,并邀请雷老和家人一同前往应天,雷老这时才知道,他们是花将军的遗孤,表示愿意护送二位回应天。

 到了应天,孙梅、花发抱着花炜去见朱元璋,朱元璋把花炜抱着放在自己的膝上,用手摸着花炜的头说道:“花家一门忠烈,只留下这点骨肉,这孩子燕颔虎头,不愧将门之后,花将军总算后继有人了。”

 孙梅跪在地上说道:“我主人一家都是忠烈之臣,望主公能悯花家后裔,妾万死一生,将此儿保存,请主公能收养遗孤,不负主人一番忠诚。”

 元璋亦流泪道:“主忠、妇节、仆义,万古流芳,我不但要抚养此儿,还要嘉奖,矜恤于你和花发。”

 元璋遂令在金陵修建‘花氏府第’,令花炜、花发、孙梅住在府中,所需生活用品银俸,一律由应天府提供,花发、孙梅皆有年俸。后元璋登基,花云封侯,子袭父职,累官指挥佥事,孙梅后与花发结为夫妇,孙氏亦受旌封。渔民雷老汉也酬千金,并留在花府为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