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 作品

第69章 群臣议策显锋芒(第2页)

 “一人不敌二人计,三人合唱一本戏。今日叫你们几个过来,就是商议对策的,有何建议,尽可畅所欲言。”

 “臣以为,针对韩国公卿之中有才之人,当异地为官。”

 此举则是为了割裂韩国公卿在当地的影响力,以将他们的影响降到最低,防止其相互勾连,煽动造反。

 原本的历史上,秦国在攻破韩国之后,将韩王安就地安置在颍川郡,结果三年之后韩地发生叛乱,和秦国的做法就脱不了干系。

 因此,乔松对曹参此策很是满意,“嗯,此言有理。韩信,你呢?”

 韩信嘴角微微一抿,道:“君上,您让末将带兵打仗,末将自然当仁不让,打不赢任您处置。可这种事情,实在是太为难末将了。”

 乔松听到这话,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韩信则默默地低下了头,心中暗自思忖着老师曾经传授给他的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为一名将领,本来就掌握着庞大的军队,容易引起君主的猜忌和忌惮。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必须要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张扬招来祸端。

 “陈平,你呢?”乔松一脸无奈地问道。

 “啊?我?”陈平显然有些走神,被乔松这么一问,顿时回过神来。

 “废话!本君今天把你叫来,你就真准备坐在这里当听众的吗?”乔松没好气地说道。

 或许是因为他们两人年纪相仿的缘故,所以乔松对待陈平的态度比其他人要随和许多。

 陈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然后缓缓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说道:“君上您既然有所垂询,微臣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萧大人和曹先生所提出的计策,确实已经把这些韩国俘虏的情况考虑得十分周全,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八九不离十了,微臣实在是找不出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

 是故,臣只能在两位大人的策略上稍加补充。

 对于萧大人提出的荣养之策固然不错,但这样做未免有些浪费国帑。

 倒不如对这些人加以放纵,任由他们去恣意行事,等到他们触犯了大秦律法,再按照秦法予以惩处即可。如此一来,我等便占据了大义,即使有人想挑毛病也无话可说。

 另外,在列国都存在着一些被当地民众深恶痛绝的人物,我们大可以借机杀掉他们,以此来收买人心。

 而那些敌视秦国的人,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对于那些纯粹出于个人私欲而与秦国作对的权贵们,直接处死也无妨;但若是其中有些人享有较高的声誉,处理起来就比较棘手了。如果贸然将其杀害,很可能会激起民众的愤怒情绪;可是若不除掉他们,又担心日后成为隐患。

 所以依臣之意,能够驯服此类人最好,如果实在无法收服,也决不能轻易将其诛杀。我们不妨散布一些谣言,以混淆视听,污其名誉,之后再想办法将其流放、监禁或者秘密处决掉。”

 萧何眉头大皱,这陈平也算是他的半个学生了,可这心思怎的却总是如此阴暗。此举虽有奇效,却太过阴诡,于大道不合啊。

 难不成,还真有这种天生毒辣之人?

 曹参则是轻吸了一口凉气,对这个比自己小一些的年轻人升起了一丝忌惮。这家伙——够毒啊!招招直击要害。

 但二人心中虽不太赞同陈平之策,可却都没有出言反对。因为他们也都清楚,君上身边不能全是君子,小人之策有时候也往往能起奇效。

 而陈平所说,虽有些剑走偏锋,但其计策却没有什么差错。

 说完,陈平腼腆的一笑,仿佛一个纯情小哥一样。

 偏偏是这样的表现让乔松不禁嘴角抽搐了两下,自古文人杀人不用刀,今天真是让他涨见识了。

 “嗯,不错。”乔松有些干干的道。

 陈平眼中闪过了一丝失望,君上不赞同吗?

 乔松嗯了一声,道:“你们的想法,我明白了。关于韩王,你们有何看法?”

 “君上,韩王乃是韩民心之所系,冒然杀之,恐将激起韩地反抗之心。不如迁徙咸阳,囚禁吧。”

 萧何的话正合乔松的心思,他点了点头,道:“看来,本君这封奏疏得好好思量一番了。”

 有这几个谋士在身旁出谋划策,一份奏疏很快就写好了。

 乔松将几人留了下来,管了一顿午饭,便让他们各自离去。可就在这个时候,萧何却起身示意自己还有事。

 乔松有些惊讶,但还是顺着萧何的意思,将他单独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