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 作品

第110章 乔松讲述统一策(第2页)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重在传道,但此子明显已自成体系,何须他人来教导?

 “夫子此言,乔松不敢苟同。乔松固然早慧,然此既为乔松之幸,亦为乔松之不幸。

 乔松生长于王室,自小锦衣玉食,无忧无虑,不知生民疾苦,不解黎民之难。仅凭自己一腔热忱行事,犹如纸上谈兵之赵括,他日若为王所用,难免因见识不足酿成大祸。

 故此,乔松仍需贤达如夫子者悉心教导,方能匡正己身,避免有失。”

 这理由吗……

 荀夫子端详许久,点了点头:“公子之意,老朽明白了。”

 言罢,荀夫子缓缓起身。

 “夫子……”

 乔松心中一惊,难道这还不足以打动夫子吗?

 谁料到荀夫子却侧头看向了他:“着什么急啊,拜师也不能立即就拜。老夫得挑一个好日子,公子也需回去准备束修,等待老夫告知公子何日前来。”

 说完,荀夫子做出了一个让乔松很是惊愕的动作——他朝着乔松眨了眨右眼。

 啊这……

 乔松愣住了,有些没反应过来。

 “伏念……”

 “弟子在!”

 “今日听得久了,老夫也有些累了,替老夫送送公子吧。”

 言罢,荀夫子便迈步走向内室。

 “弟子遵命。”

 伏念缓缓起身,道:“公子,请吧。”

 乔松回了回神,起身向荀夫子的背影弯腰一礼,跟在伏念身后步出庭院。

 一路上,乔松都有些恍惚,没想到就这么成了?

 恍惚之后,随即又是欣喜。

 待行至小圣贤庄,便已经是平静了。

 缓步行走在小圣贤庄之内,耳边聆听着一众学子的读书之声,乔松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从未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这小圣贤庄,往日来时不知是太过匆匆,还是心里装着事情无暇欣赏。

 行至一处院外,乔松不由得停下了脚步。顺着敞开的院门向里面看去,院内的墙壁上立着一排箭靶,看样子应该是用来教导弟子们射术的地方。

 乔松寻找了一下,看到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三个字,是齐地文字,他有些不太认识,只是从字形判断,似乎和射有关。

 伏念适时的解释道:“那里是射御院,用来教导弟子射术以及御术。”

 乔松点了点头,并未有进入的打算,而是继续沿着脚下的石板路继续走着。

 直到小圣贤庄之外,和伏念告别,才搭乘车驾返回驿馆。

 ……

 荀夫子房间之外,伏念再次来到了这里,等候荀夫子的召见。

 夫子好像是累了,进了内室歇息。

 一直到了日头偏西,房间内才传出了一声响动。

 伏念当即开口请见,得到允许之后才进去。

 此时的屋内有些暗了,荀夫子点了灯,肩上披着外袍,看起来应该是刚起来没多久。

 在他面前,放着一卷书,一把剑。

 伏念心中微微一惊,行礼道:“师叔。”

 “你啊,都已经是掌门了,还是心里藏不住事,连一个孩子都不如。”荀夫子开口斥责道。

 伏念苦笑一声:“师叔,那也并非一般的孩子啊。”

 荀夫子按在桌上的手僵了一下,旋即再度放在了那本书上。

 “师叔当真要入秦?”

 荀夫子并未答话,而是问道:“你观秦国二公子今日之表现如何?”

 伏念沉默片刻,回答道:“眼光独到,胸怀大志。”

 “如此之人,为天子如何?”

 伏念顿时一惊,说不出话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周八百年,已然走到了尽头。

 祖师孔子欲复周礼,然几百年了,还没看明白吗?此举已不可为。

 如此一来,天下将走向何方?”

 “今日秦公子大一统之论,老夫细细思之,却有可为之处。”

 伏念不禁沉思,的确如此。观今日之七国,有望实现一统天下者,唯有秦国。

 然儒家所虑者,在于秦国于法家一路上坚持不懈。

 儒家担心,秦国之法恐不能持久。

 但今日看秦公子,以小观大,未来未必不是一位仁君。儒家或可通过此子,一展抱负。

 莫说师叔,便是伏念亦有些心动。

 只是让伏念有些拿不准的是,此子幼龄之时,已心有城府。倘若来日成人执掌天下,那时又该是何等可怕的君王?

 儒家与此等君王为伍,稍有不慎,恐将粉身碎骨。

 伏念很是担忧的将心中顾虑讲了出来。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