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 作品

第50章 蓝田浓烟冲宵上(第2页)

 而这其中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商会中的很多成员,背后都是当朝权贵,其中不乏渭阳君,昌平君等朝堂巨头。便是相国吕不韦,也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力量。

 巴清用利益把各方绑在了一起,谁挡商会的路,就是挡整个秦国权贵的路,自然一路畅通无阻。

 ……

 次日一大早,又是和盖聂一起艰苦的训练。等到完成训练已经过了晌午,向其他人交代了一声,乔松便带着护卫乘车出了咸阳宫。

 三年的时间,这座咸阳更加的繁华了,由于商会的出现,带动了咸阳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连沿街两侧都出现了许多挑着担子的货郎,他们走街串巷,将一些东西直接送到门口,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

 流连于这繁华帝都,让乔松久居宫中产生的疏离感快速消退。

 宫里就好似另一个世界,只有这红尘万丈,柴米油盐,才是人世间。

 马车晃晃悠悠的出了咸阳城,紧跟着便在车夫的驾驶下一路疾驰,直奔蓝田。

 如今的蓝田大营主将乃是蒙武。

 秦王政七年,上将军蒙骜病故,与世长辞,但蒙氏的恩宠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其子蒙武晋升蓝田大营主将,主管大秦军士训练;

 其孙蒙恬,因在秦王政八年参与剿灭成娇叛军有功,升任平阳,哦不,现在也许应该叫百战穿甲兵前将军;

 次孙蒙毅也备受秦王信赖,已经升到了郎的位置上。

 不过,乔松此行的目的地并非蓝田大营。没有父王的诏书,他也进不去蓝田大营。他此行,是去位于蓝田的加工作坊。

 蕞城虽然距离咸阳不远,可到底地方太小,所以有了商会的支持之后,公输越就在蓝田那个地方设立了一片加工作坊,也是乔松版图之中大秦未来的第一个工业摇篮。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公输越弄出来的东西关系太大。

 首先是琉璃,自从无色透明的琉璃能够代替水玉制造千里镜之后,如今市面上外销的琉璃便都是有颜色,且气泡多杂的残次品了,真正的无色纯净的琉璃都被朝廷采购了去,并严令禁止离开秦国。

 后来,公输越手中拿出的各种改良之后的农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大秦重视;不仅如此,还有不少秘密新型武器,能大幅度提高秦军作战能力。

 由于涉及的机密太多,最后这作坊选址在乔松亲自禀报父王之后,被定在了这蓝田大营附近。

 如此重要的事情,乔松自然要找一个放心的地方。而大秦,除了咸阳宫之外,还有哪里比大军常年驻扎的蓝田更加让人安心的呢?

 ……

 马车距离蓝田还有三十里左右的时候,突然拐上了一条灰扑扑的路面。刚刚还颠簸的马车好似突然间来到了光滑的冰面上,再也没有任何颠簸。

 放眼望去,脚下这条路宽可达十丈,长一眼看不到头。地面坚硬如石,混如一体。

 这却是用水泥铺就的路面。

 不用说,这便又是公输越的杰作了。

 很快,遥远的天际几道黑烟冲天而起。随着距离的接近,便看到几座二十多米高的高塔耸立在大山脚下,滚滚浓烟从中冒出。

 那玩意儿在这个时代是如此的怪异,仿佛格格不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它们的出现应该至少要推到两千多年后。因为,它们叫——土高炉。

 感谢秦时本身就是一个架空世界,本身就有很多超越常人理解的黑科技,否则这种规模的土高炉还修建不起来。

 土高炉的出现已经能够说明这片作坊目前最主要的任务了——炼铁。

 很快,马车抵达一片高大的木质高墙之前,这高墙从形制上看与不远处的蓝田大营一般无二,甚至两片营区的防御墙都是连成一体的,只是内部做了区分。

 离得老远,了望塔上的弓箭手便瞄准了马车,直到车马停下来,和守卫这里的士兵确认了身份,才解除警戒。

 整片作坊区依山而建,从门口到冶炼的地方还有两三里地。

 马车一路疾驰,可以看到营区内非常繁忙,到处都是来往的工匠和役夫。他们推着独轮车,将一车一车的材料运送到指定位置,然后由专人点收之后,再送到各个加工车间。

 大秦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已经十分成熟,一支箭矢都能分成几个部分锻造,并在上面镌刻上制造者以及监工的名字,以防出了问题便于追溯。

 故此,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从来不用操心。将繁杂的生产过程分解成不同的工序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这样一般的工匠都能胜任。

 这座大营生产的东西主要是军需品,包括千里镜,神臂弩,连弩,八牛弩等在后世赫赫有名的恐怖大杀器。

 穿过锻造区,乔松的马车总算是来到了位于营区最内部的冶炼区。

 在小厮的引领下,在此见到了已经升爵升到了公乘的公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