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视察(第2页)

 孙枫让强哥把车停在大桥上,边看着葵涌货柜码头的货运设施,边综合思考着未来这里码头泊位的繁荣。

 陪同的王健和孙庆刚,见孙枫对葵涌方向的开发很感兴趣,立即明白孙枫的想法,虽说孙枫有了对面青衣岛整个码头的开发权,可谁又会嫌弃肥肉多呢?

 “枫少,葵涌这里剩下的地域虽然需要填海,可工程量上也并不是很大,您要是觉得港岛未来的船运业会越来越好,那咱就把葵涌剩下的地域也都给拿下来。”

 王健话中很隐晦的是未来的船运业,毕竟现在港岛的船运业并不是太景气,码头的建造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

 而对于看过未来录像资料,很清楚港口业繁华的孙枫,很清楚一点的是现在买地那可是价格极低,等港人都能看到船运业大兴之时,土地价格至少能上涨二十倍以上的。

 “记录一下,把剩下的地域都给拿下来,工程进度上可以慢慢来,五年后可以投入使用就行。”

 这种事都有随行的秘书记录,孙枫又指了指大概要填海多远后,这里就算是画圈占下了。

 青衣大桥610米,点几脚油门就能来到另一端的青衣岛,众人随着孙枫再次下车,站在桥上居高望远。

 青衣岛的环境还是很美的,岛上主体是连绵翠绿的青山,周边的海水清澈,空气中带着咸咸的海水味和微微的腥气,吹拂过每一个人的脸上。

 “我们这一侧的码头和物流区必须优先建好,这才能让我们的工业基地有了运输上便利的优势。”

 “枫少,这两天我又想到一个问题,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王健很谦逊的说道。

 “在我面前提任何意见都不用这样,什么事大家都可以商量着办吗?”孙枫很清楚自身能力有几斤几两,所以他也能听进去专业人士的意见,跟王健虚心的说道。

 “枫少要在制造业上做大,而港岛现在的电子元器件厂发展的也非常的好,我们是要走稳定供应元器件的生产商,还是自产自销上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港岛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非常合理,这也是能够达到四小龙的关键,可是电子业后期的衰落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别影响了孙枫的产业升级发展。

 所以,现在就要确立要走高科技路线规划,才能让生产电路板、存储等尖端零配件上绝对领先,这样以后才能推出电子玩具、液晶显示器、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等高科技产品。

 “这种高科技产品必须要握在自己手里,你的提议很不错,我们必须要有最先进的电子厂。”孙枫很有大局观的说道。

 “我猜枫少这么大投入肯定会自己做的,可这种高科技的研发,没有一个好大学辅助我们研发肯定也会是短板,所以我提议在大屿山再建一个科技大学和科研所,这样就更能带动我们这里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