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干就完了!(第2页)

 “武总,我的华岩公司位于蟒河县,规模不大,才十几个人,虽然占地四五亩地,但比作坊大的多。”

 随后,在武江的细问之下,才知道华岩公司总负责人叫谢婉华,是个女老板,姜庆岩是二把手,华岩公司是两人在五六年前合伙开办的。

 只因鱼线和浮漂造价成本低,利润空间小,流动资金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外市的市场很难打开,公司的经营一直不温不火。

 要想谈合作项目,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搞定的,武江稍加思索,道,“我明天返回颍淮市,会途经蟒河县,到时候咱们一起走,你带我去华岩公司,实地走一趟,然后你和我,还有你们的谢老板,咱们三人坐下来好好谈谈,怎么样?”

 姜庆岩连忙道谢,“好,好的,武总,我这就先跟谢总提前说一声。”

 “嗯,庆岩,你先忙。”

 武江说着时,另一位经销商来到他身边,要签订后期的鱼竿促销事宜,彭奎,柱子他们也在忙于事务,一直过了五点半,才出了会议室,去往招待宾客宴席楼。

 次日早上,武江和姜庆岩一道离开郎河市,彭奎他们四人留在原地,继续拓展下面县镇其他的鱼竿和饵料市场。

 九点多,车子途经蟒河县。

 武江的宝马车耗油量比较大,在路边的一处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发现在加油站后面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

 这条河流不宽,目之所及,最宽的地方,看上去不过二十多米,最狭窄处,也就七八米的,但是,从南到北,却非常的长。

 后面开车跟随而来的姜庆岩,马上对武江介绍说,这就是蟒河县的主河道,蟒河。

 “哦,这就是蟒河呀,这么窄的河道,找个回水湾,肯定好钓鱼啊。”

 武江眼睛一亮,马上想起来了,在他印象中,蟒河属于颍河的一个分支,从颍淮市分叉至此,一路延绵南下,途经郎河市,再经过两个城市,一直流进省区天河,前后跨越四百里,最后进入长江。

 钓鱼人有个特点,看到有水的地方,两眼便会发亮,不管有没有鱼,都想过去抛几竿。

 姜庆岩看了看武江闪亮的眼睛,笑了,“武总,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我是知道的,要想钓鱼,不是不可以,只是……”

 “只是什么?”

 武江纳闷的问,“这么长的河道,难道没有鱼?”

 “武总,你还不知道吧,我们蟒河县的钓鱼人,都管这一段的河流,叫做空军基地,无论是谁,哪怕你有天大的钓鱼技术,基本上都会成为空军一号。”

 “哦,这是怎么回事?”武江奇怪的问。

 姜庆岩解释道,“主要还是水质太清,太瘦,没有多少水草的水域,鱼儿没什么吃的,它们宁可游到很远的颍河,也不会留在这里等着挨饿的。”

 论钓鱼,论钓获,武江还从没有服气过谁!

 论河段,论钓位,武江就从来没有空军过!

 既然想钓鱼了,废话不说,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