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喝酒 作品

第52章 古代弹弓(第2页)

 古代的弹弓,不同于现代的“丫”形弹弓,后面的弹弦也不是橡胶皮筋。

 现代的弹弓是通过拉动弹弓后方的皮筋,使得皮筋变形,产生弹力,以此使弹丸快速飞出。

 古代由于没有皮筋等橡胶制品,所以弹弓仍然采用长弓的形状,通过拉动后方的弹弦,使得前方的弓臂变形,产生弹力,释放弹丸,与弓箭的射击原理是一模一样。

 古代的弹弓与现代的弹弓唯一相同的是,双方后面都采用了皮兜,可以装填如石子、铁弹等圆形的弹丸。

 古代的弹弓因为弹丸发出的声音远远小于箭矢,所以一般多用于偷袭,只能列为暗器。

 但因弹丸的杀伤力又远远小于箭矢,所以没有在战争中被广泛运用。

 弹弓在很早以前就已出现,“弹”字本身就是一个象形字,是指一张弓弦的的中部有一个小囊,用于盛放弹丸。

 春秋时期的晋灵公,就喜欢在台上拿弹弓打人,看着台下众人东躲西藏,狼狈不堪,晋灵公高兴的开怀大笑。

 另外,汉武帝的同学韩嫣好打弹弓,“常以金为丸,一日所失者十馀”,一时长安市井流行“苦饥寒,逐金丸”的说法。

 意思就是说,韩嫣经常用金丸打鸟,每次韩嫣挟弹出行,后边都会跟着许多儿童,去拣韩嫣打掉的金弹丸。

 在两汉魏晋时期,弹弓越发盛行。

 三国时魏国的末代皇帝曹芳,也是常喜以弹弓打人,拿别人的痛苦高兴自己。

 另外,许多富家子弟也是经常挟弹携壶出游,喝酒打鸟,蔚然成风。

 四大美男子之一的潘岳(潘安)在年轻时,经常挟弹出游。道路之上,许多年轻女子将潘安的羊车团团围住,并且纷纷投掷水果以示羡慕。

 以至于后来有了一个“掷果盈车”的成语。

 冉闵慢慢收回思绪,对着小孩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可敢在我们众人面前表演一番?”

 那小孩听后,顿时生气,嘟着一个小嘴,说道:“你竟然敢不相信我?”

 说罢,那小孩气呼呼的从冉闵手中夺过弹弓,引得冉闵一阵哈哈大笑。

 “你笑什么?你敢与我比试一番?”

 冉闵收住笑声,说道:“也好,我们两个怎么个比试法?”

 小孩左顾右盼,看见院子的树上挂着许多红色的山楂,于是急忙跑上前去,拿起一根长杆,将一处枝头上的果子全部打掉,仅留下两个单独的山楂道:

 “我打左边的这一颗,你打右边的那一颗,敢不敢?”

 冉闵笑道:“如此也好,那我就陪你玩一玩!”

 说着,转身对雪晴说道:“妹妹,把你的弓箭给我!”

 雪晴背上的黑木弓是她父亲留下来的唯一信物,所以一直背在背上。

 雪晴解下弓箭,交给冉闵,小声地说道:“给他留点面子,莫要伤了小孩子的自尊心!”

 冉闵笑了笑,却是没有答应,心里却想:

 “这种小孩就是喜欢争强好胜,唯有赢了他,他才会对你心服口服!”

 冉闵取出一支箭矢,搭箭弦上,对着小孩笑道:“准备好了吗?”

 那小孩看向冉闵,却是生气地说道:“这个距离太近,我们俩同时后退20步。”

 众人听后,都是心中一愣,若再后退20步,那射击距离岂不是变成了40步?

 何况还要射落两个指甲盖大小的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