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兮 作品

第124章 迎月与昭月(第2页)

 董青山显然对修车跑车也没什么兴趣,但是跟着出车多了,去的地方也多,见的人就更多了,本来就是个无所顾忌勾三搭四的人,正经活儿不干,修车的手艺也不好好学,本事不高脾气不小,老师傅看不过眼说两句,跳起来就要和人家动手打,整个车队没有一个师傅还愿意带他,跟车出去卸货装货磨洋工,喝点酒就到处勾搭女孩子,太不像话了。大家一合计算了,趁着还没闯出什么大祸来,还是把人退回去吧。

 这次被退回来,谁的面子也不管用了,董家老太太把两个儿子叫回来,其中有个儿子都已经去城里做倒卖山货的小生意了,常跑外,也硬是拉回来,老太太骂也骂了,哭也哭了,两个儿子却还是表示爱莫能助,不是不看死去的兄弟的面子,而是这孩子太不成器,给董老太太气了个倒仰。最后老太太盘算来盘算去,想起来不如给这个金孙安排一门婚事,既然不能立业就先成个家吧,男人嘛都爱玩,结了婚就好了。

 在董老太太一个人的绝食抗争之下,毕竟让董青山结婚这件事董青山的妈也极力反对,更不要说两位叔伯,但是眼看老太太这是抱着死磕的决心了,没办法,最后就是作为母亲的葛祥珍掏空积蓄,并上叔伯们出的钱,新盖了三间大瓦房,本村,可能本乡镇的姑娘那是没人敢说了,毕竟董青山这些年干的荒唐事早已经传遍了本村每一家的炕头子,最后七拐八弯托人说媒,找了一个隔壁县的姑娘,对方父母看董青山模样周正,又有些见识谈吐,再看崭新的三间新房,并房前屋后菜地鸡窝井井有条,觉得这小子应该不错,加上女方家是母亲早逝父亲续弦,继母后面四个孩子里最大的都没十岁,全靠父亲在大队粉条厂里漏粉条挣些工资换口粮,家计确实艰难些,姑娘早些出嫁了还能换回来一笔聘礼,于是当场拍板同意了这门婚事。

 鞭炮一响,大家把酒席一吃,董青山就算是结了婚了。新媳妇性子腼腆不爱说话,文化不高,手脚勤快,家里家外操持的井井有条,虽然没上过什么学,但是有一手家传的漏粉条手艺,正好董母葛祥珍年纪也大了,这不是政府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索性婆媳两个在家操持起来一个粉条作坊,就开在自己后院小仓房里,虽然董青山懒散不干活,但是毕竟母亲在家看着他也不敢造次。

 随着新媳妇肚子渐渐起来了,人人都说这么尖肯定是个小子,董老太太和董青山也乐开了花,只有葛祥珍倒觉得男女都好无所谓,大人孩子平安就好。

 董青山与其说多即将成为人父感到无比激动,倒不如说因为自己一索得男非常厉害而骄傲,正好董老太太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没准儿抱上重孙子老太太一高兴身体也能好一点。

 于是就在一个满月之夜,董青山的大女儿出生了。

 心心念念的男丁落了空,董家老太太拄着拐在院子里长吁短叹,董青山冷着一张脸不说话,从医院回来只有葛祥珍又是放鞭炮又是熬鸡汤,开开心心张罗给家里的第四代穿上崭新的衣服,粉嫩粉嫩的大闺女真俊呀,全家只有葛祥珍抱着孩子笑得合不拢嘴。毕竟是第一个孩子,董家老太太虽然不待见,总归还是不讨厌的,说就起个名儿叫迎弟吧,毕竟之前董青山叔伯家那七八个姐妹招等想运,盼接来生已经用了个遍,也没真的给老董家再弄来一个后,这回叫迎弟肯定行。

 董青山压根就没把闺女放在眼里,起什么名字随便,葛祥珍倒是很反对,一直说都什么时代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什么弟不弟,不叫这个,这孩子出生那天月亮多好,还不如叫迎月呢,就这么定了,就叫董迎月。

 家里的粉条作坊越来越红火,董青山本来也是个坐不住又不干活的人,最愿意的就是每天蹬个三轮车去镇上或者大集卖粉条,到了地方车子一支,他就旁边抽烟打牌去了,顾客来问他也爱答不理的,如果不是这粉条真的劲道爽滑久煮不糊,慢慢积累了一些口碑客户为了那一口最板正的炖粉条愿意看董青山爱答不理的脸色,董青山每天也只能空手而回。

 董迎月两岁上,董青山媳妇的肚子又起来了,这次和上次不一样,特别显怀,整个肚子又大又圆的,董家老太太那时候已经不太能走动了,最多就是走到自家小院门口晒晒太阳,看到孙子媳妇这个肚子,董老太太两眼放光,这回肯定是个男丁了。

 每天忙着粉条作坊的婆媳俩倒是不太在意这个,现在生意红火有钱挣,闺女小子有什么分别,看看咱家迎月多乖多俊,两岁多都知道帮着看晾粉条撵鸡了,长大上了学那肯定更厉害。

 董老太太到底是年纪越来越大,等孙子媳妇再要生产,董老太人也越发糊涂,孙子媳妇破水去了医院,董青山回家接上老太太往医院赶,到医院楼下停个三轮车的功夫董老太太就走丢了,董家二姑娘一出生,全家其他人正忙着满县城的找董老太太,在产房外守着的董青山一听又是个闺女,大声啐了一口骂骂咧咧的走了。

 董老太太是找回来了,老人家居然走出去四五里地,问她怎么跑这么远,她说来医院接重孙子,咕哝着什么大家也听不清,不过好在没什么大碍,但是为此高兴的家人里显然不包括董青山,甚至媳妇女儿回家他都没去接,跑去录像厅看录像了,然后喝的醉醺醺的,回到家抡起拳头就往媳妇身上打,还好葛祥珍拦着,总算是给喝止了,在董青山难听的咒骂里二姑娘哇哇大哭,家里乱成一团。

 时而清醒的董老太太也会絮絮叨叨抱怨都怪董迎月的名字起的不好,真的迎来了一个赔钱货,葛祥珍听到这话就哼一声,小声说一句老糊涂。董二姑娘的名字还是葛祥珍取的,就叫董昭月,反正已经生了两个了,计生干部也都上门来了几回,两个孙女多好,再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