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鸟落旧林 作品

第257章 徐犍子是王三的人(上)(第2页)

 若是东主真想把控税收,那么就得迎合大王的税收政策来进行修改。

 比如,对于金银铜的税,按照大王的代金券来,但对于实物税的征收,采取火耗十三,或者十二的征税方式,保证这批火耗,能收上来,然后一部分分给战争债券的基金分润。”

 “你是说……分润给上下所有人?”种光道念头一起,脸都皱成一团,“从来都是官从民口中夺食,什么时候见过人从官口中夺食?”

 “必须分润。”徐犍子脸色严肃道,“最后收税的人,肯定是大同军的军官,他们从军中退伍之后,必然一部分会融入地方各个执行单位之中。

 说到底,这群人都会变成食利阶层,他们早晚会转变自己的想法。

 而且他们手中握有各地的地方债券,收税的基数上来了,才能保证他们未来数十年的税收分润足够。

 因此,收买他们,并不需要拼命的结交,只需要定好一个潜规则,相信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徐犍子也算是尽心尽力,一口气说完,饶是种光道也思考了起来。

 不得不说,办法还是可以的,但就是见效缓慢。

 “我考虑考虑。”种光道叹息一声,“不过想要解决你的谋划,只需要取消实物税,一切不就迎刃而解了?”

 “没这么简单。”徐犍子微微摇头,“大王的供销社都解决不了实物税的收益,只能创造一个平台,然后让每个县、州、府去内部调动,未来可能上升到省,但单靠简单的商事,是不可能全面覆盖的。

 商人趋利,他们要的从来都是赚更多的钱,如果事事由着商人来,光是我们现在每年制造的棉甲的布料,都能直接崩掉我们一年到头的花销。

 所以,实物税一定会收取相当时间,这段时间内,足够培育出一个团队。

 税就算离开了户部的手,但最后分配的权利,也一定会在户部手中,未来的户部尚书就是事实的宰相。”

 “你……最近读书了?”种光道听得徐犍子头头是道,不由得感慨。

 “读了点,但更多还是仔细研究大王写下来的公文。”徐犍子如实回答,“大王交代的各种建制,或许偏于书面化,但只要仔细看看,还是有可取之处。

 况且大王有一个厉害的地方,那就是大王从来不会理所当然。

 制度的推行最后是我们去推行,大王只是说了一下他的想法和方向,具体执行的章程还得我们去拿出来。

 这里头就是大王和我们乃至其他人的博弈。

 而大王最厉害的就是,他把自己摘出来,让我们因为火耗的归属,跟军队去博弈。

 如今我们还没脱离大明的压迫,所以军队军需才是第一要务,于是大王用所谓的军需捐,拿回了本来就落不到他们手中的我们直接管理的土地财税。

 如果我们反对,现在的军队或许不会说什么,但之后如果出现了战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后勤跟不上,大王就能借口此事,对上下官场进行清算和清洗。

 而如果军队能一直赢,我们也一样会危险,因为军队膨胀之后,他们每每想起这些事,必然会对地方官员不满。

 到时候,大王就能从军队之中析出一些人,填补进入地方,然后稀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