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知音难觅

“原本,太医把老奴叫了出去,才说了苏娘子的不育之症。”

 邓嬷嬷道:“不曾想,老奴拿着方子进去时,她就在门边,都听到了。”

 看来古今的医生都是一样的妙手仁心,会尽量考虑患者心情。

 “殿下万勿担心,苏娘子是个洒脱刚毅的性子。”

 邓嬷嬷道:“老奴还未说话,她先说了,不能生育也无妨,她不愿让孩子来到这个世间受苦。”

 是个足够清醒的,不枉为她耗费一场心思。

 梳洗完毕,秦瑶光来到外间。

 燕吉音从茶案后起身,端了一杯茶呈上。

 她的皮肤底子好,白皙细腻。

 养了这些日子成效显着,纤纤玉指托着青玉茶盏,两相映衬之下,格外赏心悦目。

 只不过,她所煮的茶,是依古礼所烹而来。

 大景朝的茶饮习惯和现代别无二致,有绿茶红茶白茶之分,或者干脆是时令鲜花晒干后,依药性入茶。

 都是清茶。

 就秦瑶光个人喜好而言,更喜各种天然得来的花茶。

 这个时代没有农药,长公主府的园子里花木众多,都是下人们手工采花制茶,香味芬芳自然。

 古礼就不一样了。

 过程繁复不提,就味道来说,实在有些挑战极限。

 简单概括,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

 煮茶时,再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

 茶香和几种香料的味道混在一起,尤其是薄荷香特别突出,闻起来就清新爽利。

 只是这茶一入口,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秦瑶光做好心理建设抿了一口,比预期中能入口,但也就只能入口了。

 喝惯了清茶的她,实在不能理解,为何古人如此重口味,要用烹饪菜肴的方式,来烹茶。

 偏偏这个法子还着书立传,被士大夫阶层所追捧。

 一直传到大景朝,成为风雅生活的象征。

 普通人家里,根本没条件去学,更无人会煮。

 为了不让燕吉音失望,秦瑶光又喝了一小口,点点头道:“四姐儿学什么都快,这道茶煮得极好。”

 燕吉音却捕捉到她眼底那一闪而逝的为难,笑道:“母亲不用安慰女儿。”

 被她看穿,秦瑶光干脆把话说开,道:“不是你煮得不好,是为母不喜这古法煮出来的茶。”

 啊,不喜欢就不喜欢。

 装什么装?

 秦瑶光心里暗自腹诽:我就不信,那些个推崇古法煮茶的人里面,全都是真情实感喜欢的。

 比起清茶来,这种煮茶的方式完全破坏了茶叶原有的茶香,实实在在是黑暗料理。

 燕吉音偷偷吐了吐舌头,凑到她耳边小声道:“母亲,女儿也不喜欢。”

 闻言,秦瑶光顿时大笑起来。

 两人相视而笑,有种觅得知音的快意。

 让春桃春杏二人撤去茶具,燕吉音净了手,重新给秦瑶光煮了一壶以玉兰花为主、加入薄荷、蜂蜜的花茶。

 茶汤清冽,入口甘甜。

 秦瑶光捧着慢慢品了几口,问她道:“为何只留下二哥儿和五哥儿在学堂?”

 燕吉音摇摇头,道:“女儿不知。”

 她补充道:“今儿一早,周太太就说有些闹肚子。午时请了府医来诊脉,说有泄泻之症。后来,就说我们学的好,放上半日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