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抉择(第2页)

 老朱眼睛微微眯起:“真是这样吗?”

 苏谨心中一凛,怀疑老朱看出什么来了,可有些话又决不能说,

 “臣不敢欺君!”

 老朱似乎没打算追究的样子:“那你打算怎么办?”

 苏谨打蛇随棍上,给梯子就敢翻墙:“臣要弹劾凉国公,绑架、纵奴殴打朝廷命官!”

 “哈哈哈哈哈!”

 老朱仰头大笑:“你小子来京里没几天,倒是学会言官那一套了,这么喜欢弹劾人?”

 “那也好办,朕这就下一道旨意,将你调到都察院如何?”

 “别别别!”

 苏谨连连摆手:“千万别,臣就是说着玩的,臣不弹劾了。”

 老朱忽然沉下了脸:“苏谨,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咱也跟你说句实话,只要你认真辅佐皇孙,不去结党营私,这大明官场,无论哪里你皆可去得。”

 “臣...谢过陛下。”

 “你也不必急着谢咱”,

 老朱摆摆手:“倘若你三心二意,难道朕杀不得一个凤阳县令吗!”

 苏谨心中一凛,惊惧无比:“老朱都知道了?”

 “行了,你退下吧。”

 “臣...告退。”

 苏谨走后,老朱看着纸上写着的两个名字:

 朱允炆、朱允熥。

 他何尝不知道朱允熥才是真正的嫡子?

 但是熥儿背后,那盘根错节的关系和势力,实在是太令他头痛。

 凤阳回来以后,朱元璋并没有太过注意朱允熥。

 但是随着朱允熥慢慢接管了皇庄和商队,几个月的时间过去,慢慢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能力。

 尤其是对于经济的敏感度,在老朱的眼里,一点也不比苏谨低。

 甚至在几次对奏中,都显现出不一样的能力。

 就连老朱也不得不承认,熥儿展现出来的能力,比炆儿要好太多。

 朱允炆天天跟着大儒、文官学习,治国之道倒是张嘴就来,

 但是一到具体政策的执行,不是鹦鹉学舌般重复着空洞的理论,就是束手束脚,提不出什么良策。

 而这,也让老朱越来越下不定决心。

 倘若当初不管不顾的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老朱现在肯定把他带到身边亲手培养。

 但是现在老朱的心态,却正如苏谨所说,让两个孙子互相博弈,准备养出最后的那只蛊王。

 对于朱允熥身后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苏谨已经将刀子递了上来,

 至于杀不杀、怎么杀、如何杀,全在老朱一念之间。

 “蓝玉...”

 洪武帝眼中透出浓浓的杀气,朱笔在蓝玉的名字上,划下一个醒目的勾。

 “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就全看你自己了。”

 至于苏谨。

 既然他已经态度鲜明的站好队,那老朱自然也由的他去。

 倘若最后选中了熥儿,那他苏谨就是老朱给朱允熥留下的辅国之臣。

 倘若是炆儿。

 那对不起,既然你和炆儿相性不合,那咱不介意带你一起走,

 咱爷俩下去之后,继续君臣相携吧。

 日子就这样淡如水的一天天过去。

 一旬之后的九月初,一道令百官失色的奏疏,响彻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