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口供是否真实(第2页)

 “那么,你能告诉我们,哪些部分是不真实的吗?”封海涛又在追问,他觉得田刚一直在绕圈子。反复说口供不真实,具体哪里不真实,又一直在回避。

 田刚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绪。“具体来说,我当时的供述中关于整个案件的细节和经过,存在失实的情况。关于供述不真实的地方,我相信我的律师会证明这些情节的。”

 封海涛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了。他知道,田刚的意思是说,如何证明口供的不真实,会由田诗出手。

 “辩护人请发表意见。”封海涛示意田诗可以发言了。

 “好的,审判长。辩护人经过询问申诉人,现提出以下意见。”田诗正式开始发言了。她的表情非常严肃,这是她在庭审中的第一次具备实质意义的发言。她决心要为案件的辩护开个好头。

 “1、本案申诉人的口供是经过刑讯逼供被迫做出的。接下来法庭会对口供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辩护人将会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这一点。在这里辩护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刑讯逼供取证是不合法的,不能作为证据在本案使用。2、申诉人的口供不真实,这一点是可以证明的。在下一阶段,辩护人将会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申诉人不是杀害何秀芝的凶手,从而证明口供不真实。”田诗的发言似乎说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说。所有人都听明白一个意思,那就是辩护人有重要手段在之后的庭审使出。

 “3、辩护人认为公诉人的推断是违背法律规定的,也是不人道的。申诉人的妻子被害,本人又被监禁,并被高强度的刑讯逼供。试想一下,申诉人的处境有多么艰难。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他也是人生肉长的,他也知道什么叫畏惧,什么叫做好汉不吃眼前亏。”田诗说到这里,语调明显提高,语速也加快了。这个时候的田诗,正把田刚当时所处的困境生动地向所有人描述出来。

 “公诉人试图通过申诉人的痛苦经历来推断他的心理状态,这是不公平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办案机关为申诉营造了一个如此高压且不合法的环境,申诉人会有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吗?”

 “公诉人不能忽视申诉人曾经遭受过痛苦,只是一味强调他曾经供述过什么。这样的推断不仅缺乏科学依据,也忽视了人的基本尊严和心理承受能力。”

 田诗微微停顿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诉人在被刑讯逼供期间,他的精神和身体都遭受了巨大的摧残。这种情况下,他所说的任何话,都可能是出于恐惧和无助,而不是真正的意愿。我们不能仅凭这些话语,就认定他有罪。”

 “刑讯逼供,造成多了冤案。在这一方面,我有过太多的教训。通过刑讯,办案机关能够取得任何需要的口供。不管口供的内容是不是事实。我们现在所办的案件是一个故意杀人案件。找到真凶,不只是为了不让无辜的人受冤枉,更是为了不让真凶逃脱制裁,还被害人一个公道。要想做到这一点,使用刑讯逼供的手段是行不通的。辩护人的意见发表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