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嘉 作品

第29章 多丽雅被污蔑(第2页)

 “说不上喜欢吧,增长见识而已。之前从科尔沁草原到京城沿路路过不少地方,有些好奇大清疆域到底有多广。”

 多丽雅觉得有点烦,她是个不喜欢一心二用的人。

 一边抄经一边回答康熙的问题让她心烦意乱。

 关键是回答康熙的话她还必须深思熟虑,不然肯定会让那个老鼠精发现点什么。

 她决定先发制人,她停下笔抬头问道:“皇上不去看看偏殿的张庶妃吗,四公主才刚刚夭折。”

 呸!渣男。

 自己的女儿死了不说去安慰安慰反而来找她这个妾室。

 康熙的表情着实有些复杂,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当初四公主出生时尚未足月,朕便料到会有这一日了。”

 所以,为了防止伤心就当没有这个孩子吗?!

 不愧是你!

 多丽雅忍住心中澎湃的吐槽欲,轻声道:“正因为四公主生而不足您才应该多多关心才是,张庶妃当年生育四公主之后伤了身子时常缠绵病榻,但她心中从未有一刻忘记过公主。”

 两相对比你不觉得羞愧吗!

 见康熙面露愧疚之色,她继续插刀道:“此次四公主遭李贵人苛待,张庶妃知道后更是留在启祥宫衣不解带的照顾。”

 几个月的时间下来,多丽雅大概能把握住和康熙相处时的尺度。

 康熙这人表面上对后宫妃子都还挺好的,只要不触碰到他的底线基本没什么大事。

 他对于嫔妃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不主动惹事并严守宫规就可以了。

 最最不能触碰的一点就是干政。

 多丽雅猜测可能是他幼时见过太皇太后临朝听政使用过的铁血手腕,所以对于聪慧机敏的女子就格外的排斥。

 宫里人都说佟贵妃颇通诗书,兰心蕙质,多丽雅也很赞同。

 但是她却注意到了一点,颇通诗书和颇通时政是有很大区别的,佟贵妃的确聪慧但是她的智力全部都点在了诗词歌赋上。

 从皇后薨逝佟贵妃掌管六宫之后,她敏感的察觉到了宫里暗藏的风起云涌。

 就拿她用来抄经用的纸来说,之前还是洁白细密的宣纸,现在内务府送来的已经是竹纸了。

 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可谓不大。

 她还没有失宠于康熙,内务府就敢这样慢待咸福宫,主要还是管家的那个人出了问题。

 皇后出身大族,家世、学问、御下手段一个都不缺,有她管理的后宫赏罚分明、井井有条。

 佟贵妃聪慧有余但机变不足,总是想着推翻皇后曾经的规章制度另立法度,但她又想不出什么好方法,反复无常的不断纠结,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佟贵妃看着比皇后还要不好惹,但是宫中之人还是更加信服听从后者命令的原因。

 多丽雅盯着康熙出神,也许这就是他不喜欢皇后的缘故吧。

 太过聪慧的女子总是会让他感到威胁。

 不幸的是皇后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她不缺见识,所见所闻从来不会拘泥于闺阁。

 听闻她曾向康熙提出为已故的阿玛遏必隆大人建立家庙。

 当时平叛战争正在紧张进行,朝廷内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此事一提出就不仅仅是一人一家之事,而是通过这一举措向大臣们展示康熙不忘勋旧,鼓舞其他老臣后代和将领为大清出生入死,感恩戴德。

 多丽雅当初听到这事儿时没往这方面想过,现在不知怎么突然想起来了。

 她暗叹一口气,皇后这辈子可以说是无愧于家族也无愧于皇室,更无愧于她的丈夫。

 可惜她的丈夫却从来没把她放在心上。

 “朕打算传旨晋张庶妃为贵人,封号为顺,你觉得如何?”康熙冷不丁的说道。

 “啊?”多丽雅没反应过来,怎么就突然说起这个了。

 她努力回想之前说了啥来着?

 哦,好像是说张庶妃衣不解带的照顾四公主来着。

 她原本的意思是让康熙去偏殿看看张庶妃好好安慰一下,怎么就绕到晋位上了。

 不是很懂康熙的脑回路,但多丽雅果断点头道:“臣妾代顺贵人多谢皇上圣恩。”

 康熙好不容易有了良心,终于想起了这个为她生下两个孩子的张庶妃。

 她当然要帮上一把。

 就是这个‘顺’字,她觉得怪怪的。

 “那你就先歇着吧,朕到景仁宫看看贵妃。”康熙最终还是没有去偏殿。

 等康熙出了咸福宫,多丽雅连忙往偏殿走去,将她被封为顺贵人的消息告诉张庶妃。

 “多谢娘娘为嫔妾着想了。”张庶妃躺在床上,面容枯槁,眼角的泪珠滑落在了枕头上。

 多丽雅连连摆手道:“不是本宫求的,是皇上主动册封的。”

 张庶妃嘴角勾起一个嘲讽的笑容。

 多丽雅明白她的意思,她对康熙的凉薄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她抿抿唇道:“虽然不知道你信不信,但是本宫绝对没有对四公主施巫蛊之术诅咒她。”

 “嫔妾当然是相信娘娘的,若没有娘娘嫔妾当初连启祥宫都进不去,更何况是....”提起这事儿张庶妃激动的说道。

 “虽然皇上没有把具体害四公主死亡的原因告诉本宫,但是本宫心里也有数。”多丽雅不想欺骗张庶妃。

 对着这样一个全心全意爱着孩子的母亲,她不想撒谎。

 “本宫怀疑,此事与李贵人脱不了关系。”她顿了顿继续道:“或者说和包衣世家都脱不了干系。”

 张庶妃双眼蓦然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