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衍圣公孔胤植(第2页)

 片刻后,孔弘毅眼前闪过一道精光:“去外面告诉那些百姓,就说本官稍后会去城北巡视城防,让他们去那里集合。”

 “不必了。”

 大堂后面传来一道浑厚且深沉的声音。

 孔弘毅回头定睛一看,冷汗直流。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坦之子,衍圣公孔胤植。

 (孔子后人取名按字排辈始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因洪武元年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又把“希”和“言”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崇祯继位后根据孔胤植请求,又赐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虽然按照辈分来讲孔弘毅比孔胤植大了四辈,但他的权力来自孔胤植。

 权力向来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孔弘毅也不例外。

 他对着孔胤植拱手施礼:“回衍圣公的话,衙门外有百姓闹事,我这就去处理。”

 衍圣公在宋代时位同八品,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

 孔弘毅只是七品县令,对着孔胤植施礼符合礼法。

 孔胤植头戴梁冠,身穿大红赤罗衣,内衬白纱中单,脚踩云头履。

 腰间系着蓝素缎玉带,上挂雕龙纹玉佩。

 国字脸上长着一双浓眉大眼,高高的鼻梁,厚厚的嘴唇,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

 孔胤植继续说道:“你连续封城十数日,城中百姓余粮不多,饱受饥饿之苦。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开仓放粮,要么开城放人。”

 “这...”孔弘毅有些犹豫。

 曲阜归兖州府管辖,想要开仓放粮需要请示兖州知府。

 曲阜没灾没荒,兖州知府肯定不会同意他放粮。

 而且派出城送信的差人走不了多远,就会被城外的百姓围住要个说法。

 “回衍圣公的话,曲阜目前的情况达不到开放放粮的程度。”

 “那就开城放人!”孔胤植带着怒气说道。

 他可是衍圣公!

 孔子后人!

 百姓和读书人为什么追捧他?

 说白了就是相信他这个衍圣公能给读书人和百姓带来好处!

 读书人索要的好处是入朝为官,百姓们索要的好处跟着他能吃饱穿暖!

 现在堂堂曲阜,孔子故里竟然发生了百姓挨饿的事。

 这要是传出去,读书人怎么看?百姓们又怎么想?

 岂不是打他这个衍圣公的脸?

 曲阜知县孔弘毅咽了口唾沫,无奈地回答道:“建奴前些日子刚刚攻下潍阳县,后又听闻攻下了距此不足二百里的费县,直奔曲阜而来。”

 “为了保一城百姓平安,我不得不下令封城。”

 “荒谬!”孔胤植斥责起来,“若真想保一城百姓平安,为什么不放任他们逃跑,反而将他们关进城中,不得出入?”

 “你强行把百姓留在城中,目的就是在建奴攻城时让他们帮着守城,是也不是?”

 被揭穿的孔弘毅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他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任凭孔胤植斥责。

 骂够了之后,孔胤植屏退左右,低声问道:“曲阜现在有多少守军?武器甲胄又有多少?朝廷拖欠的军饷补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