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猪饲料 作品

第97章 战后朝议(5)清点收获

殿上。

 秦天纵倒也注意到了一些官员的神色。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大夏如今才立朝没多久,乃是利益瓜分的最佳时期,一些官员的心思倒也活络了起来。

 当然,这是人之常情,他也不会以王权强制要求什么,也要求不了。

 你可要求大夏官员必须是绝对清流,但当不当官那也是众人的选择。

 一个逼急了,说不定有些人就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如今大夏各方面人才缺乏,若是真没人做官了,难道他一个包揽全局?

 再说了!

 就算是国之良相的诸葛亮可能避免不了私心,又何况其他人呢?只要是人,都没法避免。

 所以只有天真的人才会阻止这样的事情形成,他自然不在此列。

 想要杜绝此事,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国”的本质本就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只是如何使用工具,分配各方利益就是看他操刀了。

 一代贤君,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维持王朝稳定,还能以此对外扩张。

 而昏君,却是大刀阔斧,上下齐手,看似做了许多,但一点用也没有,还会造成王朝动荡,内部斗争不断。

 如同隋炀帝杨广!

 他虽然开运河,重科举,隋朝内部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甚至可以对外开疆拓土,但结局呢?还不是被人冠上了昏君的帽子,落得个人亡朝灭的下场。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利益,自身又没有力压王朝的力量。五姓七望才会纷纷起兵,最后被李唐所灭。

 华夏三百年治乱循环,就是不断的利益分配的过程。

 灭世家,换朝代,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

 不过,如今到了异世,就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了,但本质却是不变。

 内部的世家必然会形成,现在就有这个趋向。

 杨业的杨家、李成梁的李家、乔玄的乔家、甚至后续的云家等等都是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得大夏稳定,并能够屹立诸天,就是他需要操心的事了。

 这科举便是稳定大夏内部的手段之一。

 强化科举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的做到选士公平公正,坚决不能让其成为世家大族垄断人才的工具,这一点不能改变。

 若真是被垄断了。

 固然大夏气运掌握在他手,但若是王朝上下纷争不断,这是会影响气运的,甚至会给大夏带来灭顶之灾。

 当然,其他手段他倒也做了。

 比如,任用刘成彦、王恒等草根人士,营造大夏世家、名士,以及底层之间的平衡,三角形才是最稳定的,而非是支持一派、或者两派。

 这也是为什么关于刘成彦的风闻奏事很多,他都留中不发的原因。

 刘成彦在朝堂的人缘不是特别好,但其公心可鉴,文人傲骨一直没变,他又如何会听那些风闻奏事呢?

 不过,他也并非天生帝王,有许多事情还需要学,

 但将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他还是能做到的,至少如此操作下,大夏维持较稳定的局面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