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官吏架构

随着秦天纵提起这个,众人都是来了兴致。

 既然要开国。

 那就得定政治架构了。

 古往今来。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是建立了裁定架构的。

 而是很早之前就将一切都安排好。

 到时候开国受封大典上也可以昭示百姓,树立权威。

 而且--

 这开国建制可是关乎到众人的利益了,这一点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

 什么官员,什么品阶,这些都有考证。

 而且届时授予官职,那肯定是要对照如今炎黄的架构来的。

 这一点上,众人都是心知肚明。

 所以,从秦天纵开始谋划开国建制开始,群臣心中都早已经有了腹稿。

 “诸位,此前便说过,万代以来皆行秦制,几千年来,不管是汉也好,还是隋唐也罢,亦或者明清,都离不开对秦制的强化和调整,你们如何看?”秦天纵再度问道。

 古往今来。

 华夏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便是秦朝。

 这奠定了华夏数千年来的政治基本架构,而后世对于这样的架构也只是做出了微调,而非是全盘否定。

 就拿变化较大的隋唐来说。

 虽然名义上是三省六部制,但骨子里还是三公九卿的繁衍罢了。

 只不过,六部在一定程度上精细了专业职能。

 更有利于政令的推广,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且,这样的形势持续到了现代也是依然如此。

 可以说,秦制经过千年的发展,这已经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并不需要他再自创了。

 他也没自大到,自创一个制度出来。

 拾前人牙慧便可。

 随着秦天纵的话落下,基调便是定下了,众人纷纷对视了一眼,放下了心来。

 这与此前透出的一些口风是一样的。

 倒也还符合。

 不过。

 倒是没人站出身来首先发言。

 皆是将目光投向了百官之首的诸葛亮。

 似乎他们早已经商议好了。

 诸葛亮见众人目光投来,也不着急,慢慢的站出身,道:“主公,按照您之前说的,承袭秦制,接续三省六部之法,微臣已经与群臣商议完毕,此法确实可行,这是初步方案。”

 诸葛亮手一招,一份文书便是出现在手中。

 一旁早已经等候的魏宗贤连忙将其接过,递了上去。

 秦天纵打开诸葛亮制定的方案。

 顿时眼前一亮。

 不愧是诸葛孔明,这样详细的方案竟然早已经准备好了。

 实际上。

 政治架构一事这已经是早已经下派下去的任务。

 只不过自从那次商议之后,便是暂时交给诸葛亮全权处理了。

 期间他也与诸葛亮商议过一些,里面许多也大都遵循了他的意见,很是完备。

 “不错!”秦天纵满意的点了点头。

 听到赞许。

 诸葛亮松了一口气。

 身后一群大臣也是脸色一松。

 这可是一件麻烦事,若是处理不好,恐怕真没法交代了。

 “主公,按照您的要求,微臣将三公之位保留了。

 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主管全国政务,太尉监管军方事宜,配合军方与政务方面的交接一事,而御史大夫,乃是主管全国上下监察之事,独立于两方之外。此三方只对主公负责。”诸葛亮解释道。

 听到这话。

 群臣眼前一亮。

 三公!

 这可是做官极致的荣耀,谁人不想?

 “准了!”秦天纵同意道。

 对于三公制度,他还是比较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