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系统的催促

秦天纵的眼神,让敖兴有些发毛。

 他现在是气运金池内的锦鲤。

 如今这等状态,对于秦天纵而言却是手拿把掐了。

 看着敖兴慌了神,秦天纵哑然失笑。

 故然系统的秘密需要保密,但他却是不会无缘无故的杀“龙”灭口。

 有敖兴这个老古董的存在,他倒是能弄懂许多事情。

 有一老,如有一宝便是如此。

 “别担心!你都已经是我炎黄之人了,我何曾会谋害你。”秦天纵给敖兴下了颗定心丸。

 敖兴松了口气。

 随即,秦天纵又看向了那枚让他牵挂已久的玉玺。

 玉玺者,传国宝也。

 玉玺作为皇权的象征,乃是炎黄诸国器中的重中之重。

 但凡是炎黄官员的任命,以及各种大小事务的审阅,都需要玉玺的加持。

 没有玉玺之印,即便这封文书是出自天听,也会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秦天纵手一招,玉玺便是落入了手中。

 “主公,玉玺实际上是统称,其有六方,然而这传国玉玺却不在这六方之中。”诸葛亮适时解释道。

 “哦?”秦天纵诧异。

 这玉玺的学问看来还是很有门道。

 随即诸葛亮再次说道:“玺,共六方,分别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

 “皇帝行玺,报王公以下书则用之;皇帝之玺,慰劳王公以下书则用之,皇帝信玺,征召王公以下书则用之;天子行玺,报番国书则用之;天子之玺,慰劳番国书则用之,天子信玺,征召番国兵马则用之。”

 “而主公手中这一块,却非是在这六玺之中,此超脱于六方,乃是重中之重,为国本。”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只是,微臣等人知主公不喜向天称子,故此八篆字便暂未刻印,还望主公定夺。”

 “至于其他印玺,这都需主公将传国玉玺拟定了之后才能确定的。”

 诸葛亮作为炎黄文臣之首,对于传国玉玺之道门清。

 听到诸葛亮的解释,秦天纵看着手中的传国玉玺。

 玉玺之上,最上方为和氏璧边料所雕刻的五爪金龙,共有九条。

 九条金龙相互缠绕,象征九五至尊之意。

 在其下方,乃是和氏璧主料所制的底座。

 上边刻印则十二章纹的图案,在其最底部,却是平底一块,并无字印。

 看着眼前的传国玉玺。

 秦天纵不免心中有些恍惚。

 传国玉玺,对于华夏人而言,这是个多么让人心潮澎湃我的话题。

 而如今,这方玉玺竟然是他的。

 一年不到,他倒是实现了所有男人的幻想了。

 玉玺在手,手握天下权。

 “主公!主公!”

 秦天纵回过神,看向了诸葛亮。

 “主公,微臣观您有些出神。”诸葛亮担忧道。

 “额!是吗?”秦天纵尴尬一笑。

 他是有些出神了。

 虽然一直以来炎黄都是他的一言堂,但如今这传国玉玺在手,龙袍临身,倒是让人有些迷恋了。

 诸葛亮见秦天纵如此模样,有些欲言又止。

 “孔明,有话就直说吧!”秦天纵察觉。

 “主公,请恕微臣冒昧,权利确实让人心神震荡,但任何权利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如今炎黄的处境很是玄妙,稍有不慎便会化为飞灰。”诸葛亮提醒道。

 闻言,秦天纵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言之有理!炎黄连沧澜都未出,何谈能够在这等世界立足了,还需谨小慎微,努力之。”

 “主公英明!”诸葛亮笑着回应道。

 而后,秦天纵又查看了一番十二金册等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