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舟中对酒(第2页)

 楚王熊良夫对此深信不疑,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

 观看完风景,二人像老朋友一样回到舱中。

 熊良夫问道:“纵目王,天子可封?”

 在战国的大环境里,诸侯都视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受到周天子的册封,才是一个诸侯合法的身份。

 “三家分晋”时的魏、赵、韩、“田氏代齐”中的田氏,尽管已经取得了国家的实际控制权,但仍需要贿赂周天子,取得册封,这就是战国的游戏规则。

 俱酒道:“朕视天子之封若粪土,彼若愿封则封,彼若不封,朕自尊耳。”

 这话让楚王熊良夫找到了知音一般,因为这句话,是化自当年楚武王的名言。

 楚国当初被周天子封为子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对于楚国这么大的国土面积而言,相当羞辱。

 楚武王熊通倚仗武力,欲图把自己的等级往上提一提,通过随国向周天子传话:“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当时的周天子,虽然奈何不了楚国,但硬骨头还是有那么几根的。

 不像后来的周威烈王和周安王时期,稍微给点贿赂,便不顾原则地承认了魏、赵、韩三家为诸侯,承认了田氏齐国的合法性。

 周天子回话:不准!

 楚武王大怒,说出了那句历史上着名的:“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楚国乃自立为王。

 楚国历代国君都以楚武王骄傲,包括熊良夫。

 熊良夫听闻俱酒一番豪言,加上酒精作用,不由自主地喊出一声“彩!”

 俱酒很是意外,再次回敬一盏。在酒精的作用下,两人竟然罕见地找到了共同语言,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俱酒趁势而上:“楚王与我,互为友邻,今日天意安排,朕与楚王有此舟中之会,朕欲与楚国永结盟好,不知楚王意下如何?”

 熊良夫并不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纵目王深入楚国腹地,救走吴起,可有结盟之诚意?”

 俱酒哑然失笑:“吴起之事,楚王不必纠结。吴起者,晋大夫之后;朕,晋国公子。吴起归晋,迟早之事。”

 熊良夫再一次被震惊了:“吴起,居然是晋国大夫之后?其祖上为谁?”

 俱酒如实相告:“中行吴,晋卿也。中行氏于晋国内斗中败溃,其后人一脉流落至卫,以中行吴之名为姓,称吴氏。故吴起,乃是中行氏之后。”

 熊良夫道:“既如此,吴起胡不辅佐纵目王,而入楚为相?”

 俱酒道:“彼时悼王虚怀若谷,对吴起有知遇之恩,吴起欲报悼王;再者晋之仇,魏赵韩也。吴起欲借楚之力而报晋之仇。 ”

 熊良夫反问:“既报晋仇,而击三家。吴起当年为何投魏?”

 俱酒继续胡诌:“投魏是假,覆魏是真。彼时吴起欲做权臣,颠覆魏国,复辟晋国。不料事不机密,只好孤身投楚!”

 俱酒这一番解释,让熊良夫对吴起急于出奔多了几分理解,原来吴起这小子图谋复晋啊!这哪里是能臣,妥妥的一个大内奸啊!

 像这种内鬼,越早走越好!幸亏不谷果断出手,不然,这小子以后权倾朝野,早晚还得把不谷的大楚国给颠覆喽!